《书卷一梦》编剧回应内娱味台词:我不是我没有我不知道哦
谁能想到,一部新播出的古偶剧,才刚上线六集,就能把整个娱乐圈的那些门门道道、台前幕后,搁到剧本里明晃晃地“吐槽”个遍?演员、编剧、经纪人,谁都没能逃过调侃。有人说,这编剧准是被行业毒打过,不然哪能写得这么扎心、这么真?可编剧本人一句“我不是、我没有、我不知道哦”,又把局外人都逗乐了。
01
说到《书卷一梦》的诞生,得先聊聊背后的这位编剧任庄柳。她从来没在聚光灯下享受过鲜花掌声,也不曾在大IP剧里当过主力编剧,更没有靠关系拿过什么资源。
以前的她,就是那种典型的“幕后小透明”,日夜熬夜改稿子,剧本一改就是五六十稿。有时候一条台词,琢磨一晚上,改到最后,导演一句“不过如此”,全推倒重来。
可别小看这些“不过如此”的小台词,里头全是她这些年在组里的耳闻目睹。什么男主戏份必须高光,女主戏份被压缩,经纪人一夜之间能换三轮,剧组里见惯了。
有一回,她亲眼看着一个男演员带着19个助理进组,四个助理、六个保镖、一个法餐厨师,排场比主角还大。那一刻,任庄柳心里就种下了个种子:总有一天,要把这些离奇的事儿写到剧里头。
02
真正的转折点,是在去年夏天。那会儿,任庄柳正在赶另一个剧本,结果遇到男主临时加戏,女主档期又碎成渣,剧本一天改三版。
有那么一晚,她在剧组办公室熬到凌晨三点,手机上全是“戏份分配再调整”的消息。她一边改,一边嘀咕:难不成以后剧本开头都要写“本剧所有高光戏点归男主专享”?
她越改越气,干脆把这些真实场景全写进新剧本。什么“900场戏全给男主”、“不是还有文替武替手替裸替吗?”、“一带十九”、“剧名得和大男主有关”,统统写了进去。
那一刻,她不是在写剧本,更像是在跟多年压抑的现实较劲。你说这不是戏,是现实,谁信?
03
剧播出后,观众一水儿的热议。有网友觉得,编剧肯定是被娱乐圈“毒打过”,不然哪能写出这么“内娱味儿十足”的台词?
有人觉着,这剧把娱乐圈那些见不得光的事都端上了桌面;有人认为,这不过是编剧故意夸张;还有人感觉,任庄柳就是在嘲讽自个儿的遭遇。
面对质疑,编剧直接甩出一句:“我不是、我没有、我不知道哦,我只是平平无奇创作者!”这否认三连,反倒更添了几分戏剧色彩。
不是刻意影射,也并非完全天马行空,而是现实和戏剧的缠绕,谁能分得清楚?
04
等到剧热度破7000,豆瓣评分一路飙升,观众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同一个“剧本”里。
剧中女主宋一梦,穿进剧本世界,连死十次才活过来,满嘴吐槽、连连自救。有人说,这是打工人的写照:明明知道规则不公平,还得自嘲两句继续往前走。
男主南珩表面风光,背地里却是原生家庭、命运铐锁。他不是“高光大男主”,而是“纸片人”挣扎着想要活成自己。
生活里头,谁不是这样?看上去春风得意,背地里鸡飞狗跳,戏里戏外,全是人情冷暖。任庄柳笔下的古偶剧,不是单纯的吐槽,更像是一场关于自嘲、挣扎和自我救赎的集体共鸣。
结尾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这场戏,有人高光,有人跑龙套,可每个人都想活成主角。”
《书卷一梦》火了,不只是因为它好笑、节奏快,更因为它敢把娱乐圈的那些套路和荒诞,摆在了阳光下。有人笑,有人叹,有人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活在别人的剧本里。
不是所有的剧本都能照进现实,可现实里头,谁又不是在演自己的“书卷一梦”?你说这世界荒唐吗?其实,正是这些荒唐,才让人觉得生活有滋有味。
(文章结束)#书卷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