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这个“后悔药”,劝你少用!紧急避孕药的真相……

近日,网上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40岁以上女性禁用紧急避孕药#。

咱们先来看看左炔诺孕酮片——某婷的说明书,确实写着:“40岁以上妇女禁用”。

对于有性生活又不想怀孕的女性来说,在绝经前的日子里总是避不开“避孕”这个话题。紧急避孕药到底是“何方神药”?为什么说40岁以后就不能服用?未采取避孕措施性生活后又该怎么补救呢?

紧急避孕药的种类:

主要有雌孕激素复方制剂、单孕激素制剂及抗孕激素制剂3大类。

紧急避孕药的真相:

紧急避孕药,通常在性行为后72小时内使用,通过高剂量的激素快速作用,抑制排卵以及防止受精卵着床。但日常临床工作中,妇科手术室也会遇到事后吃了紧急避孕药但还是意外怀孕的姐妹,那可能是因为吃药的时间不对,或者同房前已经排卵,又或者是个体差异,对药物吸收慢、吸收差等等,导致避孕失败。所以,紧急避孕药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使用。

40岁以上的女性并不是绝对禁用紧急避孕药,但确实需要慎重考虑是否使用:

40岁以上服用紧急避孕药主要担心以下几个方面:

1.心血管相关的疾病

2.肿瘤相关疾病

3.内分泌的变化

4.药物代谢和副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缓慢,心血管疾病风险会逐步增加,比如血压、血脂水平升高,而女性到了围绝经期(40岁后到绝经的阶段),雌激素水平下降,维持血管内皮功能和改善血脂水平的保护能力下降。再者,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如果此时口服雌孕激素复方制剂来紧急避孕,身体突然出现过高的雌激素,可能会霎那间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影响凝血因子的产生,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同时减少抗凝因子的活性,让血栓的风险增加。

(图源网络,侵删)

市面上常见的紧急避孕药以孕激素为主,主要是左炔诺孕酮,相比含有雌激素的药物来说,与血栓形成的关联是比较弱的。中华医学会组织编著的《计划生育学高级教程》指出:“大部分研究表明,与未使用激素避孕的患者相比,仅使用单孕激素避孕与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无关。”

关于避孕药对乳腺癌等激素依赖的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目前医学上证据还不是十分充分,但已明确的是,不建议现患乳腺癌的患者使用单孕激素制剂进行避孕。目前的证据表明,乳腺癌是一种激素敏感的肿瘤,使用单孕激素制剂避孕可能会影响乳腺癌的预后。

40岁以上女性的避孕选择:

如前所述,40岁以上这个阶段的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增加。因此,在选择避孕方法时需考虑到这些因素,应更加谨慎。

推荐使用:长效可逆避孕方法(LARC),如宫内节育器(IUD)、皮下埋植剂等,这些方法避孕效果好,对激素水平影响小。对于40岁以上需要紧急避孕的女性,也可以选择在...后5天内放置宫内节育器作为紧急避孕的方式。

谨慎使用:紧急避孕药不仅因高剂量激素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且随着年龄增长,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发生变化,还可能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紧急避孕药并非40岁以上绝对不能用,而是因人而异。

不推荐使用:复方避孕针剂等长效避孕药,一般每4周注射一次,正因为剂量大,停药后可能有蓄积,对身体造成较大影响。

紧急避孕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紧急避孕药作为一种事后补救的办法,只能对此次无保护性生活起保护作用,而本周期再发生性生活时必须采取避孕套等其他避孕方法。

2.尽早使用,建议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超过这个时间,避孕效果会降低。

3.按规定、按剂量服药,无须多服。多服并不能提高紧急避孕的有效率,只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4.不良反应:可能会有恶心、呕吐、月经不规则、乳房胀痛、头痛、头晕等,但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服药后撤退性出血一般在服药后的几天内出现,出血量和时间因人而异,如果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

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在用药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性、个性化的考量和评估,考虑内分泌、代谢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个人心理情绪风险等,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来源:妇科门诊 邓钰瑩

审核:妇科主任 黄晓斌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了解更多妇幼健康科普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一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