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笔试面试双双第一,一只脚已踏入事业单位大门——谁能想到,最终拦下他的,竟是两年前大学校园里那段对弱小生命的残忍记录。
最新消息,桂林市平乐县人社局确认:考生苏某某被取消事业单位招聘资格。
一纸处分,成为上岸“拦路虎”
2025年6月19日,《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进入考察人选名单》公布。名单中,报考平乐县同安镇便民服务中心“专业技术岗位二”的考生苏某某,笔试成绩199.50分、面试成绩84.30分,以总成绩第一的绝对优势进入考察环节。
这本是即将上岸的曙光时刻。然而,眼尖的网友迅速发现:此苏某某与2024年底因虐猫被华中农业大学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的苏某某,同名同姓。
疑云顿起,舆论哗然。
舆论发酵,官方火速启动调查
6月底,随着媒体追踪报道,真相浮出水面:招聘单位同安镇及后续官方证实,此苏某某确为虐猫处分事件当事人。
公众的质疑声浪汹涌而来:一个残忍伤害流浪猫并将其行为“炫耀”的人,是否适合进入服务群众的基层事业单位?
舆论关注
当地人社部门迅速回应。平乐县人社局工作人员面对媒体询问时明确表示:“如果这名考生确实为虐猫者本人,会根据事业单位录用考察程序去处理,不符合录用条件者则不予录用。”桂林市人社局也高度重视,“已接到很多举报”,要求招聘单位立即核实,并密切关注后续。
考察结果:一锤定音,拒录!
公众没有等待太久。7月4日,官方最终结果公布:经考察核实,苏某某不符合招聘条件,取消其招聘资格。
依据清晰写在《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公告》中:“考察应聘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诚信记录等情况。” 苏某某过往的虐猫行为及其所受的严重警告处分,显然未能通过这严苛的道德品质审查。
回看华中农大2024年12月7日的通报:苏某某于当年10月至11月,将5片人用药物碾成粉末,分次兑水投喂校内流浪猫。这不仅是对校规的触犯,更是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的体现。
道德门槛,公职招录的隐形标尺
对道德问题的重视
苏某某的出局,绝非偶然。公职岗位、事业编制,手握服务群众之责,承载社会公信之托。能力固然重要,但德行的瑕疵,足以让一切成绩黯然失色。
虐猫行为本身,已严重背离公序良俗,激起公愤。更令人不安的是其行为背后透出的心理状态——对弱小生命的漠视乃至以施虐为“乐”,并将此作为“炫耀”资本,其心理的异常与扭曲昭然若揭。让这样心态的人进入直接面对群众的服务岗位,公众的担忧不无道理。
法律是底线,但公职人员的道德要求,必须高于底线。“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古训在今天依旧振聋发聩。每个人终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时间过去多久。
公众愤怒需理性,社会需留改正窗
苏某某失去一次宝贵的工作机会,这是他为过去行为付出的代价。我们在支持“德才兼备”用人标准的同时,也需警惕汹涌舆论可能带来的“赶尽杀绝”。
过度的社会性死亡与持续围剿,可能将本就走偏的人推向更深的绝望,甚至诱发报复社会的极端风险。相关部门在依法依规处理的同时,对其心理状态的关注和必要的引导干预同样不可或缺。
关注心理问题
结语
地球是属于大家的
我们怎样对待那些不会说话的弱小生命,恰恰是丈量一个社会文明高度的标尺。
地球从不仅仅属于人类。对生命的尊重,是最基本的人性底色。即便不爱,也请保有最后的善良,不去伤害。
苏某某的案例是一记警钟:能力决定你能走多快,但德行决定了你能走多远,尤其当你渴望踏入服务公众的神圣之门时。
一个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怎样指望他真心服务好群众?
(注:文中新闻事件资料来自央视新闻、红星新闻等媒体平台;文中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
文明社会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