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莹莹的外皮像件华贵的外衣,剥开后露出雪白嫩滑的果肉,一口下去酸甜多汁,带着独特的清香 —— 被称为 “果中皇后” 的山竹,眼下正占据着水果摊的 C 位。
但爱吃山竹的你,可能不知道吃完这口甜蜜后,有件事一定要做:及时漱口!
为啥山竹吃完要漱口?
看看它的 “甜蜜负担”
山竹的美味毋庸置疑,但它的 “糖分实力” 可不容小觑。新闻晨报的文章中提到,山竹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 18 克 / 100 克,是杨梅、甜瓜的近 3 倍。这意味着每吃 100 克山竹果肉,就相当于摄入了 18 克糖 —— 要知道,世卫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糖摄入量最好不超过 25 克。
这些糖分残留在口腔中,很容易成为细菌的 “养料”,长期下来可能引发龋齿或口腔异味。尤其是山竹果肉柔软黏腻,更容易附着在牙齿缝隙里,所以吃完后及时漱口,才能把这份 “甜蜜负担” 悄悄带走。
更值得注意的是,山竹的热量也不算低,72 千卡 / 100 克的热量和荔枝不相上下,比苹果、橙子等常见水果高出不少。对于控糖、减肥的小伙伴来说,除了漱口,控制食用量也很关键 ——1 个 5A 级山竹的可食部约 23 克,千万别贪嘴哦!
挑山竹
看 “屁屁” 就够了
山竹底部的脐蒂藏着 “果肉密码”:脐蒂上的 “花瓣” 数量,就是果肉的瓣数(一般 4-7 瓣),选瓣数多的,果肉更饱满!
除此之外,记住这 3 点:
看外观:果柄和萼片翠绿、果壳紫红色的更新鲜,萼片发黑、果壳棕褐色的别买;
捏一捏:新鲜山竹果壳软有弹性,捏不动的是脱水变老了;
选大小:按国标分大(>100g)、中(75-100g)、小(50-75g)果,商家常标 2A-6A,数字越大品质越好,5A、6A 吃着更过瘾。
存山竹
冰箱是 “保鲜神器”
虽然山竹的营养价值在水果中不算突出(膳食纤维、维生素 C、钾含量都比不上苹果、橙子、香蕉),但作为夏日美味,选对、存好才能吃得开心又放心。
山竹娇气易变质,买回家后建议放冰箱 4℃冷藏,最多 1 周内吃完。果肉变透明还能吃,变黄就彻底变质了;果壳上的...斑点是正常现象,是植物树脂凝固而成,不影响食用。
小编最后提醒大家,美味虽好,不可贪多,吃完记得漱口哦!快把这份提示转给爱吃山竹的朋友们,让大家吃得开心,也吃得健康~
参考来源:科普中国、新华网、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