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7月3日,美俄的热线电话再次响起,特朗普与普京再度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通话,然而这次通话却以“没有任何进展”告终,这位美国总统罕见地公开表达“不高兴”。
而更具戏剧性的是,美国在通话前刚取消对部分俄银行制裁,试图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让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却被俄方强硬回绝。当特朗普的不满遇上普京“让步游戏已结束”的宣言,美俄博弈正随着俄军在顿巴斯的11万重兵集结,走向新的转折点。
这场被外界寄予厚望的通话,从一开始就透着微妙的博弈气息。美国先释放“善意”,取消对俄天然气工业银行等机构的部分制裁,试图以金融松绑换取俄方在停火谈判上的妥协。
但普京在通话中态度坚决:俄将“继续寻求谈判”,但绝不会放弃“消除冲突根源”的既定目标——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承认乌东四州现状、乌克兰中立化,这两条红线没有商量余地。
特朗普的失望溢于言表。他在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对着记者直言“没进展”,这种公开抱怨在美俄元首互动中并不常见。但俄方显然不吃这一套:克宫强调,普京在通话中详细通报了俄乌人道主义协议执行情况,言下之意是“我们按规矩办事,但核心利益没得谈”。
这种僵局的背后,是美俄对乌克兰问题的战略认知已出现根本性分歧——美国想让冲突降温以推进矿产协议,俄则要把战场优势转化为地缘红利。
普京的强硬并非突然爆发。6月27日,他就在白俄罗斯公开炮轰“北约不东扩承诺是欺骗”,这句积压多年的不满,揭示了俄对西方的深层不信任。在普京看来,北约持续东扩、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倾向,早已突破俄罗斯的安全底线,所谓“单边让步游戏”结束,意味着俄不再对西方抱有幻想,要用实力重新定义地区秩序。
更关键的是,俄军在前线的进展给了普京足够的谈判筹码。6月30日,卢甘斯克被俄军全部拿下,这个2022年就已掌控90%区域的州,如今完成“补全拼图”。
与此同时,11万俄军在顿涅茨克的红军村集结,这座公路铁路枢纽一旦拿下,既能切断乌军后勤线,又能威胁其冶金工业命脉。分析认为,俄军在扎波罗热控制70%区域,赫尔松方向虽因河流受阻,但顿巴斯的主攻已形成破局之势。
美国取消制裁的“糖衣炮弹”为何失效?本质上,俄算清了一笔账:美国暂停对乌供武后,乌军弹药库存撑不过半年,此时在谈判桌上让步,等于放弃即将到手的战场红利。
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先松绑制裁再施压停火”的套路,让俄罗斯配合其中东政策,但普京看得很透——美国在乌克兰的核心利益是矿产开发,而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是战略安全,两者无法等价交换。
接下来的局势可能朝着两个方向发展:若美国持续断供,乌军防线可能在秋季崩溃,俄军顺势控制顿巴斯,谈判桌上的话语权将空前强大;若美国恢复军援,俄军可能加速进攻红军村,用战场胜利逼迫西方接受“新领土现实”。
而美俄关系或会陷入“制裁-对抗-再制裁”的恶性循环——特朗普的不满解决不了根本矛盾,因为俄罗斯已用军事优势和历史认知,构建起不容妥协的战略框架。
当11万俄军在红军村战壕里紧握武器,当美俄元首热线再次陷入沉默,乌克兰这片土地上的博弈,早已超越局部冲突的范畴。对俄而言,这是一场捍卫安全红线的收官之战;对美国而言,这是一场平衡全球利益的筹码游戏。
而对乌克兰来说,其命运正随着美俄领导人的每一次通话、俄军的每一次进攻,滑向未知的深渊。在普京“让步结束”的宣言声中,俄乌冲突的下半场,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