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近日,贵州榕江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县城多地被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国家救援力量迅速响应,各方救援队伍紧急驰援,与当地群众携手并肩,共同抗洪救灾,彰显出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据中国网报道,6月24日以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遭遇特大洪水,城区大面积被淹,全城停水、停电,移动通讯信号中断,七大洪区所有人员全部撤离,情况万分危急。
截至6月26日11时,洪灾造成榕江县域内6人不幸遇难。
暴雨倾盆,洪灾突袭
自6月18日起,贵州榕江便笼罩在暴雨的阴影之下。
据新京报消息,持续的强降雨使得境内的平永河、寨蒿河、都柳江水位迅猛上涨,洪水如猛兽般肆虐,给榕江带来了巨大危害。
短短几天内,近80%的城区沦为一片“泽国”,地下车库、商场积水深达数米,大量车辆被洪水浸泡,失去使用功能;无数商铺内的货物被洪水损毁,经营者损失惨重;一些老旧房屋在洪水的持续冲击下轰然倒塌,居民流离失所。
其中,因“村超”而闻名全国的“村超”球场也未能幸免。
6月24日早8时,仅仅10分钟,“村超”球场就完全被洪水吞没。
6月26日,洪水退去,场内堆积的淤泥最深达到了60厘米,球场的围栏、看台及钢架结构的检票口均被冲毁,原本充满活力的绿茵场一片狼藉,不仅让当地居民失去了重要的文体活动场所,也让依靠“村超”带动的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遭受重创。
洪水还导致交通瘫痪,道路被冲毁、桥梁受损,大量农田被淹没,农作物绝收,直接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计。
电力设施、通信基站在洪水冲击下严重损坏,使得当地与外界的联系受阻,居民生活陷入极大不便。
同时,洪水还带来了卫生防疫隐患,被洪水浸泡过的区域极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
6月24日拍摄的垮塌后的厦蓉高速猴子河特大桥引桥(无人机照片)
6月24日凌晨,黔东南州应急管理局紧急通报,榕江即将迎来超警戒水位洪峰。
彼时,窗外大雨如注,一场3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正汹涌扑向三江交汇处的榕江县城,低洼的老城区岌岌可危,救援迫在眉睫。
火速驰援,紧急救援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迅速响应,6月24日,针对贵州省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于6月28日紧急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相关消息来自中国网。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贵州省黔东南州紧急调拨折叠床、夏凉被、家庭应急包等1.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全力支持受灾地区抢险救灾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也积极行动,在6月25日紧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亿元基础上,追加安排1亿元,支持贵州省特别是黔东南州榕江县、从江县,黔南州三都县等灾区交通、水利、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应急恢复,推动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旨在帮助灾区尽快走出困境,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各地救援队伍也纷纷奔赴榕江。
据环球网报道,贵州蓝天救援队首批13支救援队伍138名队员从贵阳、遵义、桐梓、纳雍等地星夜集结,火速赶赴灾区。
6月24日清晨,当救援队在赶赴灾区途中,遇到厦蓉高速猴子河特大桥因山体滑坡垮塌,一辆货车悬在断桥边缘,司机受困。
黔东南州蓝天救援队队员郑光武第一个发现情况,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在泥石流的咆哮声中,成功救出被困司机后,又马不停蹄地继续奔赴榕江。
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五局贵阳队作为第一批到达灾害现场的救援队伍,在接到指令后,立即启动洪涝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摩托化行进300余公里抵达榕江。
他们驾驶两栖救援车,在齐脖深的洪水中艰难穿行,突破传统救援车辆的局限,成功转移被困人员103人,其中包括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
中国安能贵阳基地同样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调集专业抢险队员和重型专业救援装备,投入到积水抽排、道路清淤清障及受困群众转移等救援任务中。
6月28日,榕江县再度遭遇洪峰过境,救援队员们在漆黑的夜色中,驾驶冲锋舟在湍急的洪水中来回穿梭,确保区域内所有人员安全转移。
在救援过程中,各方力量紧密配合,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蓝天救援队队员王剑敏在转移车辆途中,遇到女子求助,其丈夫被困地下室。
王剑敏迅速随女子前往现场,在返回地面拿破拆工具时,偶遇两名消防救援队员,三人合力,一边堵水一边破拆,成功救出被困人员。
灾后重建,温暖送别
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是满目疮痍。
但救援队伍并未停歇,迅速投入到清淤排涝、恢复基础设施的工作中。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全力抢修复电,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技术和三维数字化模型,精准定位高风险区域,匹配最优抢修方案,为灾区筑牢“光明防线”;贵州省红十字会提供净水设备,保障受灾群众的应急供水需求 ;大型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清理着厚厚的淤泥,各地干部群众、武警官兵齐心协力,让榕江逐渐恢复往日生机。
在“村超”球场,40米开外的世界波、“中场大师”——贵州省榕江县月寨村足球队队长李远攀,带领着自己的队友忙碌地搬运救灾物资,还和村子里的乡亲们自发形成后勤保障队,为一线救援队伍提供热饭。
各地前来的多支救援队伍和志愿者们也迅速集结,大型铲车、运输车有序作业,与群众组成的本地清淤队配合默契,分成昼夜两班,只为尽快让“村超”重启。
经过数日的连续作业,7月1日的“村超”球场淤泥已基本清理完毕,现场腐烂的草皮也被运往城外,球场原本的样貌愈见清晰。
当晚,被洪水摧毁的贵超球场,重新点亮了灯光。
7月3日下午,各地驰援贵州榕江的抗洪抢险救援队伍开始有序撤离。
榕江县城大街小巷涌动着温暖而热烈的氛围,当地群众自发涌上街头,举行隆重而特别的欢送仪式。
侗族嬷嬷们眼含热泪,将亲手绣的鞋垫、编的“蛋笼”,以及煮好的红鸡蛋挂在救援队员的脖子上,唱着歌谣一路送别。
村民们还煮了肉片、糯米饭,敲锣打鼓,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救援队员的感激之情。
“感谢你们为我们重建家园”“孩子们一路平安”,一句句真挚的话语,饱含着榕江人民对救援队伍的深情厚谊。
在这场抗洪救灾行动中,国家救援力量的强大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救援能力,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安心与温暖。
各方救援队伍与当地群众心手相连,共同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壮丽赞歌。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榕江一定能尽快恢复往日的繁荣,重建美好家园,贵超球场也将再次迎来热闹的比赛,续写属于榕江的足球传奇。
图片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
编辑:西部小柴
排版:西部小柴
审核: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