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最近,
一名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求助信息
引起广泛关注:
这位家长表示,自己带着5岁女儿小杏(化名)于6月7日和14日去游泳、泡温泉,6月22日出现头痛、低热、呕吐的情况,23日住院后抽搐、昏迷不醒,短短几日内病情急速恶化。
6月27日,小杏被检测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感染,目前仍在昏迷中。
(图片来自社交平台)
网友发帖自述女儿病情:
(以上截图来自社交平台)
小杏的病情牵动着众多网友的心,
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
一旦感染了这种“食脑虫”,
真的“必死无疑”吗?
会不会传染?
还能不能外出游泳、泡温泉?
……
对此,
多位感染科专家进行详细解答,
并重点提醒了几个容易被忽略的
防护细节——
“食脑虫”到底是什么?
此次事件中的“食脑虫”并不是一条虫,学名为自生生活阿米巴,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单细胞小生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教授介绍,“阿米巴家族”里最臭名昭著的有三种: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一旦冲进鼻腔,可沿着嗅神经钻进大脑,引发急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AM),病情进展很快。
确诊阿米巴原虫感染,主要依赖对脑脊液或病灶组织样本进行基因检测。
巴拉姆希阿米巴:
更喜欢通过皮肤小伤口或吸入尘土慢慢进入体内,病程更长。
棘阿米巴:
常见于隐形眼镜相关角膜炎,偶尔也攻击大脑。
此次事件中的“食脑虫”——福氏耐格里阿米巴,主要活跃在未经处理的温暖淡水中,如池塘、湖水、河水、温泉。
此外,消毒不及格的游泳池水、发生污染的生活用水、工业排放的热水中,也可能出现它们的踪迹。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为什么“食脑虫”感染
病死率这么高?
参与了小杏联合会诊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黄丽素介绍,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常见的感染途径是在呛水后,病原从鼻咽部入侵,通过嗅神经、海绵状筛板抵达大脑。
划重点!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仅可通过鼻腔黏膜进入...,目前暂无证据发现它能通过口腔/消化道、皮肤伤口、眼部侵入...。
此外,福氏耐格里虫只能通过人接触环境中的病原体感染,无法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无须担心这种病在人群中扩散。
省疾控中心曾发文介绍,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致PAM的潜伏期短,一般仅3~5天,最多7~15天。一旦出现症状,感染者往往只有3~7天的生命。
如果救治不及时,病死率可达95%以上!
为什么病死率这么高?
王新宇介绍,病死率高主要和这几个原因有关:
1.钻脑“捷径”太快:
“食脑虫”可通过嗅神经直接抵达大脑,几乎绕过...免疫“哨卡”,留给免疫系统反应的时间很短。
2.繁殖速度惊人:
进入中枢神经后,温暖富营养的环境让它数小时就能分裂一代,周围组织很快坏死。
3.炎症风暴加重病情:
...免疫大军杀到时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引起严重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
4.早期易被误诊:
初期的发烧头痛,容易被当成细菌或病毒感染处理,导致错过最佳治疗窗口。
5.药物难以全部到位:
很多有效药分子大、毒性强,穿越血脑屏障困难,高剂量应用又容易带来副作用。
6.确诊不够快:
必须在脑脊液或病灶组织里找到阿米巴或做分子检测,基层医院常常做不到“立等可取”,错过宝贵时间。
专家提醒:
不必对“食脑虫”过度恐慌
专家表示,由于病死率相当高,确实要警惕“食脑虫”感染,但不必对此过于恐慌。
第一,“食脑虫”的感染概率极低。哪怕在我国南方气候温暖地区,跟自生生活阿米巴正面“相遇”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第二,预防“食脑虫”感染并不难。避开高风险动作,风险基本为零。
第三,即使感染,也并非必死无救。近年来,通过多药联合 控制颅内压,国内已有多例成功救回的病例,关键是要及早识别、及早用药。
总的来说,在我国,急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属于极罕见事件,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到一两起。
以前几乎没有听闻,主要是由于过去的检测、诊疗手段有限,没能被及时发现。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媒体传播速度变快,病例更容易曝光,因此给人一种“感染似乎变多了”的感觉。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防范感染
别忽略这几个防护细节
专家提醒,夏季是“食脑虫”感染的相对高发期,主要是因为温度较高,适宜该病原体生存和繁殖,人们在夏天游泳的频率也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随着暑假的到来,很多家庭都有带着孩子外出玩水的计划,或是到户外进行溯溪、漂流、划船等活动,由于“食脑虫”常活跃在温暖淡水中,怎么做能有效避免感染?
以下几个关键细节要做到位——
尽量选择消毒良好的场所:
避免在野外水体中嬉戏、野泳,更不要扰动湖泊或池塘沉积层,这里面可能生存着大量病原体。
建议前往消毒良好的正规游泳池或水上乐园玩水。
避免呛水:
无论是在游泳池,还是野外淡水环境中,都要避免温暖淡水直接呛进鼻子。
建议潜水、跳水、滑水时戴上鼻夹或捏住鼻子,别在浅水翻泥;在喷泉附近嬉水、玩水上漂流时,注意别让水柱直冲鼻孔。家长应时刻留意孩子是否发生呛水。
别用生水洗鼻:
我们日常使用的达标自来水,都是经过消毒处理且含有余氯的,可抑制水体中的微生物生长,其中也包括对含氯消毒剂敏感的“食脑虫”。
不过,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些有洗鼻的习惯的人(如鼻炎患者),建议选用正规生理盐水、蒸馏水、烧开后冷却的水(凉白开)来洗鼻,避免使用没有烧开或消毒的水洗鼻,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如果怀疑用水受到污染,除了洗鼻,也尽量避免用这种水来洗脸、洗澡。
注意隐形眼镜的卫生:
使用隐形眼镜时,不要用自来水冲洗镜片,也不要或戴着隐形眼镜游泳、洗澡,避免感染棘阿米巴,严重的可能导致角膜溃烂。
接触隐形眼镜前一定要洗净双手,选用正规的隐形眼镜护理液。
皮肤有伤口时,
避免直接接触湿土或浑水:
在进行园艺、养花、捞鱼虾、玩泥巴等活动时,如果皮肤上有伤口,尽量避免下水,或是包扎好伤口再接触,防止巴拉姆希阿米巴从小裂口潜入。
万一真的中招,比如在野外玩水或是有呛水经历后,一周内出现发烧、头痛的症状,要立即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何时在何处曾把水呛进了鼻子”。
由于发病率很低、病情凶险,“食脑虫”的治疗非常考验医生的水平和临床经验,可能需要感染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ICU等协同治疗,因此,必要时应及时求助于有相关治疗经验的大医院,以把握最佳治疗时间。
综合自华山感染、澎湃新闻、科学辟谣、医学界、广东疾控
图/社交平台截图、视觉中国
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