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享单车里的成人玩具
...................................
晚上好,我是万能学爸~
共享单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最近却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让人们对共享单车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5月24日晚,上海一名女士在使用共享单车时,竟在坐垫里发现了一个成人玩具,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来和学爸一起探究一下这背后的故事吧。
...................................
01
...................................
5月24日晚10点多,上海地铁站外,一位女士正准备扫码解锁一辆共享单车回家。
她走近车辆时,发现坐垫套下鼓鼓囊囊的。
联想到之前遭遇“露出癖”的经历,她谨慎地掀开坐垫套,瞬间倒吸一口冷气:一个成人玩具赫然躺在那里。
她强忍恶心与惊恐,把这令人作呕的东西扔进车筐,只想快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然而,骑行一小段路后,车筐里毫无征兆地响起一阵“嗡嗡”震动声。
竟是那个成人玩具在震动,而且频率越来越快。
她吓得头皮发麻,几乎哭出来,立刻打电话让丈夫来接自己。
惊魂未定地将东西扔进小区垃圾桶后,她和丈夫查询了该物品信息,结果更加恐惧:
这个成人玩具竟带有遥控功能,遥控距离可达5-10米。
这意味着,从她解锁单车到骑行离开,很可能有人躲在暗处偷窥,甚至一路跟踪。
该女士随后将自己的恐怖经历发到了网上,帖子一出,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然而诡异的是,帖子热度还未起来,就被她匆匆删除。
许多网友开始质疑事件真实性:“这么害怕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报警?”“感觉像是自导自演博流量!”
网络上的怀疑之声甚嚣尘上。
但没想到,网友的怀疑很快就被推翻了。
5月28日,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发布一则通报,称涉案人员刘某某已被缉拿归案。
原来,警方在27日接到报警消息后,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
刑侦支队民警带着技术人员迅速赶到事发地铁站排查监控。
借助强大的天网系统,警方回溯了案发时段的周边监控画面,精准锁定了一名可疑的男人——头戴黑色鸭舌帽、身穿深色连帽衫。
监控显示,5月24日22时左右,此人曾在涉案单车旁长时间停留,多次低头摆弄坐垫。
警方同步调取该共享单车的GPS数据,发现这名男人扫码使用过另外两辆单车,其骑行轨迹集中在徐汇、闵行区的商圈和地铁站周边。
技术人员通过人像识别系统,最终在全市监控网络中锁定了嫌疑人暂住的小区。
于是,警方火速出击,将男人当场抓获。
面对审讯,男人说出了自己的身份:41岁,是来沪务工人员,名叫刘某某。
并交代了作案动机:工作生活压力大,内心过度压抑,为寻求刺激才做出如此变态行径。
他并非针对特定目标,只是随机选择共享单车,看哪个“倒霉蛋”会中招。
...................................
02
...................................
随着官方通报发布,案件告一段落,网络议论却未平息。
众多网友直斥其行径“恶心”、“变态”。
有人困惑不解:“干这种事到底哪里刺激了?简直是损人不利己!”
也有人感慨:“本以为又是自导自演的闹剧,没想到竟是真的!”
在一片谴责声中,却也不乏刺耳的杂音。
“这能是多大点事?还要立案吗?”
“这也算案件?情趣用品又不是违禁品,满大街都有卖!”
“小题大做,社会需要包容!”
还有有人略带苛责地质疑那位女士:“发现问题为什么还偏要骑那辆车?还带回家才扔?”
甚至还有说是这位女士用着不好用才报警的..
这类论调竟也收获了不少附议。
这些轻飘飘的“包容论”,忽视了事件恶劣的本质。
刘某的行为绝非简单的“恶作剧”。
这属于性欲倒错的表现,他将公共空间当作满足私欲的“试验田”,通过窥探他人面对污秽物品时的惊恐与不适,获得扭曲的控制欲与施虐快感。
公共资源不是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将共享单车当作“暗器载体”的卑劣行径,绝非孤例。
2023年12月4日,广州的郑扫码解锁共享单车前,习惯性地检查坐垫,竟发现上面有极细小的孔洞。
她用钥匙撬开,赫然露出两个针头!
后经证实,这是未开封的一次性医用采血针。
平台发现前面几个用户都是扫码未骑行,很可能也察觉了异常。
12月5日晚,警方将32岁的嫌疑人黄某抓获。
黄某交代的动机令人无语:因不满楼下共享单车乱停放影响其出入,贴告示无效后,竟用女友的采血针泄愤报复。
最终,黄某被依法行政拘留。
无独有偶,2023年10月,广州一位网友在太和地铁口扫码骑行共享电单车。
尽管用手检查过坐垫,但坐上去瞬间,臀部仍然被扎伤。
他检查后发现,坐垫里竟被人嵌入了两根约3厘米长的绣花针!只有挤压坐垫,针头才会露出。
于是,他跟平台客服告知了此事,但仅退还了车费便再无跟进,网友无奈报警并自行就医检查。
而更早的2021年9月,安徽蚌埠的孟先生遭遇则更为凶险。
他下班准备扫码骑车时,顺手抹去坐垫上的雨水,掌心瞬间被划开一道深深的血口!
仔细查看,竟是一片约一寸长的刀片被人垂直插入坐垫,仅留一个极难察觉的刀尖在外。
孟先生忍痛借来老虎钳拔掉刀片,并拍下证据警示他人。
而该共享单车官方在关注到信息后为其办理了保险理赔并报警。
事件曝光后,蚌埠监管部门立即发出通告:要求所有共享单车全面“体检”, 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
03
...................................
从暗藏震动物品的龌龊窥私,到插入刀针的赤裸恶意,这些看似偶发的个体恶行,一次次将便捷的共享单车异化为伤害与恐惧的陷阱。
那些为“寻求刺激”或“泄私愤”开脱的声音,实则模糊了是非的边界。
公共空间绝非满足病态私欲的试验场,便利的共享单车更不该成为潜伏危险的载体。
每一起恶意放置异物事件,都是对城市文明底线与社会信任的粗暴践踏。
从蚌埠要求所有共享单车全面“体检”,到每一次警方对肇事者的快速追惩,都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
任何以伤害他人取乐或泄愤的行为,都必将付出法律代价。
共享单车的齿轮转动着城市的便捷,而守护这份便捷下的安全,不仅需要平台的精细运维、警方的雷霆执法,更离不开每位用户对公序良俗的敬畏与捍卫。
当每一次扫码开锁都无需提心吊胆,每一次落座骑行都能安心无虞,才是共享时代应有的温度。
网友评论:
网友1:
藏针头什么的万一要有艾滋病,就是传播病毒了
网友2:
抓的好,上海警方效率也太高了,没几天就抓到这个变态猥琐男了品让人很安心
网友3
现在的人都天天闲着没事,寻求刺激吗?找个活干,赚点钱,比什么都好
网友4:
我好奇犯什么法,怎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