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传播、利用“橙说安全”所提供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后果及损失,均由使用者本人负责,本号及作者不为此承担任何责任!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本号及作者不保证事件的真实性,仅供参考!如有侵权、错误信息烦请告知,我们确认后会立即删除文章并致歉。谢谢!
事件介绍
2025年7月3日,美国加州北部州法院陪审团裁定谷歌需向用户支付3.14亿美元赔偿金,原因是其安卓手机在连接蜂窝网络时未经充分告知即持续收集用户数据,被原告方指控为“变相窃取用户付费购买的流量资源”。
核心争议
1. “静默偷流量”指控
原告律师指出,谷歌的数据传输行为发生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即使手机处于锁屏、闲置状态(如夜间放在床头柜),仍会消耗蜂窝数据上传信息。谷歌随后利用这些数据优化广告投放,直接获利。
2. 技术设计争议
谷歌辩称,这些传输是保障安卓系统安全与性能的必要操作,且流量消耗极小(低于发送一张照片)。但原告反驳称,谷歌刻意隐藏关闭选项,用户无法彻底禁用该功能,而苹果iOS因用户控制权更大,类似行为的数据量显著更少。
3. 法律连锁反应
此案是谷歌近期面临的系列隐私诉讼之一。2025年5月,谷歌刚同意向德克萨斯州支付13.7亿美元,了结两起涉及非法追踪用户位置、生物识别数据及无痕搜索的诉讼。
谷歌回应与后续
谷歌发言人表示强烈反对判决,称将上诉,并强调“该裁决会损害用户利益,因为它误解了保障设备安全的关键服务”。但原告方认为,此案揭示了科技巨头以“技术必要性”为掩护,系统性侵犯用户权益的商业模式。
行业影响
此案可能推动全球范围内对移动操作系统后台数据收集行为的更严格监管,尤其是用户是否真正拥有“关闭权”将成为未来隐私立法的关键议题。
参考链接:https://therecord.media/google-lawsuit-data-collection-android-cellular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关注点赞,一世安康
与君共勉
๑•́₃•̀๑自强不息,止于至善๑•́₃•̀๑
๑•́₃•̀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๑•́₃•̀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