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点击“国际商报”即可关注
“深夜的泡面,可比米其林大餐更治愈”
“熬夜观赛追剧上头,撕开零食咔嚓一口,幸福感瞬间爆棚”
“露营地的下午茶,能喝出天高地阔的仪式感”
“拆开行李发现没带洗面奶,即刻下单拯救肌肤状态”
“白色裤子危机时刻,心仪的品牌服装也能一键可达”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愿被“营业时间”“配送时长”框住,更加向往“此刻就要”“即需即达”,以“线上下单、就近发货、即刻送达”为特征的即时零售,已展现出零售新业态和消费新模式的“黑马”之姿。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网上零售额增长8.5%,网络服务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新动能,线上线下融合态势深化,其中即时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12%。
根据美团一季度财报,截至3月底,美团闪购累计交易用户数超5亿,以90后年轻消费者为主,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
6月23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数已超6000万,其中零售订单同比增长179%。淘宝内部预测,到8月末,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的日订单峰值有望达到8000万单左右。
此前,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规模达到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占网络零售额的比重为4.2%,是居民消费的新增长点,预计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
尼尔森IQ和饿了么近日联合推出的《2025即时零售全时段消费场景新趋势》报告显示,随着职场生态变革与消费需求升级的共振,年轻人的“下班后”情绪效应正在加速释放时间红利,助推全天候消费起势。
在美团,2023年9月—2024年8月,有1.02亿用户跨城下单,1.24亿用户夜间下单。2024年12月,饿了么平台的凌晨(0—4时)、早餐(5—9时)、午餐(10—13时)、下午(14—17时)和夜间(18—23时)订单量占比分别达到5%、11%、22%、24%和38%,且与2024年10月相比,凌晨和夜间订单量占比上升3%。
同时,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于时段购物的偏好有所不同,31岁以上群体偏好以早餐开启元气整日,而41~50岁人群对晚餐的重视程度较高。相比之下,18~30岁年龄段的消费者在下午茶时段的订单量偏好指数(TGI)超过100,其中25~30岁消费者同时偏好夜宵。这表明,年轻一代的消费行为更加灵活多样,他们更愿意在非传统正餐时段享受美食。
此外,从食、游、购、娱、健、养多个维度看,全天候消费新图景正展现出一日五餐解锁舌尖“疗愈”新热潮、光影交织点亮游客“追光”新体验、华灯初上激活解压消费新场景、潮玩演艺勾勒都市狂欢新图景、汗水律动“夜燃”新风尚、面膜SPA滋补开启肌肤“焕新”新模式等新趋势。
随着即时零售以高效配送服务重构购物时空,把“等待时差”压缩成手机屏幕上的“已送达”提示音,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也在变身“时空便利店”,为快消品牌开拓全天候消费场景创造了全新可能。
在万亿市场规模的召唤下,即时零售在与消费需求共振下重构着全天候消费版图,也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引得众多玩家加紧布局。
今年以来,在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推动“小象超市”多地开城后,美团6月底再度在即时零售上下重注。6月23日,美团发布公告称,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其中,闪购业务将继续积极拓展品类,小象超市将继续扩大覆盖区域,美团优选将继续探索“次日达 自提”模式和社区零售新业态等。
同日,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分析称,此次调整标志着阿里巴巴在大消费领域的进一步整合,旨在通过远场电商与即时零售的深度融合,重点强化“到家 到店”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提升即时零售服务能力。
此前,京东已整合京东到家、七鲜超市等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商品和服务的无缝对接,自营商品SKU超过900万,涵盖生鲜、医药、日用百货等品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京东还推出“京东秒送”服务,整合小时达和到家服务,覆盖全国2300多个县区市。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企业管理咨询董事长鲍跃忠认为,未来即时零售应该是和到店零售、线上零售并列的零售形式,在这三种零售形式当中,核心都是要靠商品。要重构合理的商品体系,让顾客信任、放心的商品体系,这是关键。即时零售同样是这样一个逻辑,当前,美团、京东、阿里集中火力在即时零售领域,但这个零售新业态并不完全是一种平台化的服务方式,长期来看还要看谁的商品好,谁能更好地吸引到顾客,谁才能笑到最后。
文字/李子晨
编辑/木言
审核/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