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zzguo169处理。更新内容不易,十分感谢大家,希望诸位能理解支持】
邹 容(1885年—1905年4月3日),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原名桂文,又名威丹、蔚丹、绍陶,留学日本时改名邹容。四川巴县人(今重庆市),出生在一个商业资本家家庭。
幼年应巴县童子试,因愤于考题生僻而罢考,从此厌恶科举八股。从父命入重庆经书书院,因蔑视旧学而被开除。后逐渐向往维新变法。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赴成都投考留日官费生,因思想倾向维新,临行时被取消资格,遂决计自费赴日留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到达东京,入同文书院。始撰《革命军》初稿。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返回上海,住入爱国学社,结识章太炎,结为莫逆之交。这时,恰逢拒俄运动发生。他两次在张园拒俄集会上演讲,签名加入拒俄义勇队。5月,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在此期间,《革命军》由上海大同书局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请章太炎作序。
《苏报》案发生后,于7月1日至巡捕房投案,被囚于租界监狱。邹容被租界当局判监禁两年,折磨致病。1905年4月3日逝于狱中,年仅20岁。
1912年3月29日,经孙中山批准,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他为大将军。
遗著辑有《邹容文集》。
邹容的《革命军》为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敲响了丧钟,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吹响了号角,成为一篇名副其实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檄文。
它充满着炽烈的革命热情,气势磅礴,振聋发聩,有如一声震撼大地的惊雷,把皇冠震落于地。
它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正如鲁迅所评价的:“便是悲壮淋漓的诗文,也不过是纸片上的东西,于后来的武昌起义怕没有什么大关系。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
七绝•悼念邹容牺牲120周年
小 编
年纪轻轻壮志豪,
反封反帝檄文刀。
中山追赠将军誉,
撼地惊雷鲁迅褒。
2025年4月3日
向您推荐一个不错的微信公众号:
浪漫爱情与生活(lmaqy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