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刷到榕江现场网友发来的“风雨同舟,共“榕”安澜——与辉同行”驰援榕江的物资车。
我们才知道董宇辉老师又悄无声息地做了一件好事。
相信这两天上网的朋友们都看到了,贵州榕江的同胞们遭遇了一场有人说是百年难遇,有人说是50年一遇的洪灾。
我们看到滚滚奔流的洪水无情地吞噬着百姓的田地、房屋、车辆,损毁着我们的道路、桥梁……
我们也看到了救灾现场百姓和救援人员互帮互助、团结一心的感人场面。
在榕江人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洪灾的时候,董宇辉老师和他的团队正在带我们云游甘肃。
在直播中也没有提及这件事情,因此就有人又开始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骂他了。
董宇辉并没有为此做任何辩解,只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我们讲解甘肃的山水人文与历史底蕴上。
如今,随着榕江救灾现场网友发回的与辉同行驰援榕江的物资车,我们才知道他的不回应也是如此的掷地有声。
看着看着就热泪盈眶了,这个年轻人,无论受到怎么的责难和诋毁,都没有改变过他善良无私的底色。
面对互联网里无端的责难和谩骂,很多时候他是沉默的。
因为他从来都知道,他应该做的,他能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口舌之争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影响他前行的步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速度。
所以,他不语!
但时间和人们会为他洗清冤屈。
有朋友说:“我受不了了,鬼知道这个视频我看了多少遍,哭了多少遍,这家伙,嘴太严了,啥都不说。”
有朋友说:“他没有说,但是我知道他一定会来。”
有朋友想起了与辉同行此前做过的类似事情也都是只字未提。
比如,海南捐款百万,半个月后海南农业局发感谢信,我们才知道。
向陕西安康贫困小学捐款,修建体育馆,我们也是从网友发回的消息才知道。
向潼关养老院捐款捐物,新闻上才了解。
有朋友说:“其实与辉同行阅山河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的公益行动,不要太给宇辉压力,他真的背负了太多普通人对于一个完美人的期待,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是呀,前两天甘肃行李东珅导演也用亲身体验向我们说明了与辉同行阅山河的公益性质。
我们敬佩宇辉,但也从来都知道他是一个肉体凡胎的年轻人,吃五谷杂粮,脚踏实地的做事。
我们敬重他的优秀,也心疼他的辛苦。
有谨慎的朋友向与辉同行客服验证了救助信息的真实性。
得到的回复是:“我们也时刻关注着榕江,想着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解到目前灾区紧缺的还是各类物资。
所以我们已经采购了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在与当地政府救灾人员联系之后,发车送过去了,今天已经陆陆续续送到了。
后续我们也会一直关注新闻,希望同胞安全顺利,榕江一切都好。”
我们注意到回复里的“陆陆续续”,这表明他们不只是捐赠了一车物品。
此时此刻,我不想和不相关的人打嘴仗,只想对这个默默做实事的年轻人由衷地说一声“感谢。”
当喧嚣的网络世界仍在习惯于在每一件善事上寻找声量的踪迹时。
董宇辉选择了另一种语言——那是物资车碾过灾区泥泞时沉默而坚定的辙痕,是卸下救援物资时无需言语却重逾千钧的援手。
他的“不语”,并非逃避,而是将争论的噪音过滤在外,将宝贵的能量全部注入行动的洪流。
这份悄然涌动的善意,如地脉中的伏流,不喧哗于地表,却滋养着最干涸的土地;
它无需聚光灯的加持,本身就已是最明亮的光源,穿透怀疑的阴霾,精准地投照在需要抚慰的伤口上。
时间,这最公正的审判者,终会在潮水褪去的河床,淘洗出名为“真心”的金子;
历史,这最冷静的记录者,亦将铭记:
在声浪聒噪的时代,总有以无声践行大爱的灵魂,证明了“行胜于言”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
而是有人在实实在在地,用脚步丈量善良的深度,以行动刻写责任的碑文。
他的沉默,恰恰是对浮躁最有力的回应,提醒着我们:
慈善的本质不是一场表演,而是发自人性深处的、最高级的悲悯——这份在风雨中悄然抵达的安澜,此刻无声,却已胜过了千言万语。
董宇辉老师今日不直播,具体直播时间等待官宣!
拾墨聊吧,拾董宇辉之墨,聊观看感受,文末预告他的直播时间,各位喜欢他的伙伴们可以点击下面卡片关注与辉同行官方号,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