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榕江干部喊话后勤只吃三分饱,“后勤只吃三分饱!好没好?” “好!”

“后勤只吃三分饱!

我们都要多打一份饭出来,去支援一线!”

榕江县忠诚镇干部杨胜涛举着喇叭,

声音已经沙哑:

榕江干部喊话后勤只吃三分饱

“灾区群众可以(吃)

来救援的可以(吃)

外头的也可以(吃)

我们在忠诚的,能克服,

只吃三分饱,好没好?”

帮厨的乡亲们响亮回应:

“好!”

对话很离谱

了解背景后却让人不禁泪目

灾情当前

多一份食物到前线,就多一份力量抗击洪魔!

背景

榕江县6月24日——6月28日

两次迎来特大洪水

县城告急

全城警报响起

航拍画面里,城区两度成为汪洋

这期间

各地救援者

源源不断涌入榕江

帮助榕江与洪水赛跑

完成一场场不分你我的生命接力

洪水围城

全国各地队伍的增援

给榕江抗击洪水、灾后重建很大的信心

但大批救援队的吃饭,成了最大的难题

周边村庄的村民们闻讯而动

主动承担起后勤保障的任务

找块空地,支起锅灶

木板铺上,就是案板

忠诚镇、平永镇、月寨村、怎贝村、求寨村……

还有同样受灾的乐里镇

乡亲们也都冒雨做饭

支援县城

家家户户,出刀出力

刀板叮咚、炊烟不停

从清晨忙到深夜

源源不断

给前线救援队员和受灾乡亲

送去热腾腾的一日三餐

一个个乡镇、村寨搭起“后方食堂”

一同为榕江救援筑起最温暖坚实的“后勤堡垒”

你护我家乡,我暖你饥肠

这场洪灾中

有太多镜头

让我们感动

“我老嗷,也想出点力”

佝偻着背

步履蹒跚

塔石乡怎贝村77岁奶奶杨光英

扛着一袋米,提着一袋菜

给搭在村委会的“后勤厨房”送去

“拿去给他们煮点饭,拿去榕江啊……”

“我老嗷,也想出点力!”

怎贝村村民捐资出力自发组织“后勤厨房”

为前线准备了600份盒饭

“饭再逞点!”

打多点,打多点,把饭压紧点!

54岁村民谢凤铃不停嘱咐帮忙的村民

“逞点,逞点,饭再逞点!”

(当地话:压紧点)

“清理积水、清理淤泥

我们做不到的,都是他们在做

……

他们太辛苦了!”

她那焦急又认真的眼神

只为了让盒饭打得更满一些

“我们没什么能感谢他们的

最起码要让好心人吃饱饭”

这份质朴的情感

也代表着村民的心声

“盒饭留给外地的朋友!

我不吃……”

满身是泥的榕江大哥“细匠”

坐在刚清理好还没运走的杂物堆里

有人递来盒饭

他摆摆手,声音不高

边啃着冷馒头边说

“盒饭留给外地朋友

我不吃”

作为洪灾受害者

也作为参与救援重建的本地人

自己也很需要补给

却主动省出盒饭

留给远道而来帮忙的外地救援队

“放心,榕江交给我们!”

“这个菜好啊!”

当前线救援人员拿到肉多饭足的盒饭时

疲惫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感谢乡亲们的捐赠,

放心,榕江交给我们,

我们努力搞个更好的榕江!”

坚定的话语

是对这些沉甸甸托付的最好回应

“能救一个是一个”

他们有的七进重灾区,不断救人

只希望

“能救一个是一个”

他们有的在泥泞中

背起90岁老人抓紧撤离

他们抱起孕妇、护着婴儿、抬上病人

把受洪水威胁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洪水中

他们逆行的坚实背影

给生命以依靠

昼夜奋战

一只只满是泥污和伤口的手

一双双被泥泞泡得发白的脚

在闷热潮湿的灾后现场

他们咬紧牙关,拼尽全力

一铲一铲清除积水和淤泥

……

这场洪水中

无数普通人

以平凡的肩膀

撑起了最坚固的堤坝

让我们看到

守望相助最美好的样子

榕江“村超”的热血

在洪水中看得更真切

这里的人

心里装着情义

骨子里有韧劲

洪水总会退去

有这群人在

定会”搞“出一个更好的榕江

2025年5月,村超球场烟花绽放,红旗飞扬,一片红色的海洋。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珺 郭小旭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州融媒体中心 余天英、剑河融媒 罗峥铭、以及各县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小旭

统筹:雷 刚

三审:潘 雪

更多新闻

黔东南微报

邮箱:zrmtzx24@163.com

微博:黔东南新闻网官方微博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