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票房神话
2019年7月26日,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最终票房达到50亿。
6年后,2025年1月29日,该系列第二部《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大年初一上映,国内外票房合计接近160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密钥将于今日到期,累计总票房154.45亿,总观影人次3.24亿,上映至今共打破113项纪录,获得308项里程碑成就,包括:
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
中国影史观影人次冠军
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位
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榜冠军
……
㈡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⑴为什么《哪吒》系列会这么火?
《哪吒》系列火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哪吒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经典人物,其故事广为流传,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哪吒》系列在保留传统故事核心的基础上大胆改编,如将传统的“割肉还母、剔骨还父”摒弃并在电影里把他塑造得更阳光,更有正能量,悲剧转化为“反抗命运”的个体觉醒叙事,使哪吒从“神话符号”变为能引发“情感共鸣”的角色。同时,影片融入四川文化元素,太乙真人的川普、以三星堆青铜人像为原型的结界兽等,增添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②深刻的情感共鸣与主题深度:哪吒的故事充满了反叛、成长与自我救赎元素,“我命由我不由天”等经典台词,深刻反映了当代年轻人面对压力追求自我价值、反抗社会成见的精神困境与价值追求,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找到自我认同,感受到成长与超越的力量。此外,影片中亲情、友情等情感刻画细腻,也能打动观众。
③精良的制作水准:系列影片运用3D建模、动作捕捉等前沿技术,打造出细腻的画面、流畅的动作设计和宏大的场景,将传统神话中的奇幻想象变为震撼的视觉现实,展现了国产动画在工业美学上的巨大成就,给观众带来了极佳的视觉体验。
④成功的营销与衍生品开发:影片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发布预告片和幕后花絮,以“史上最丑哪吒”等争议话题引发关注,还利用梗文化进行病毒式传播,如“申公豹结巴”等被制作成表情包、鬼畜视频。同时,衍生品开发前置化,如敖丙手办众筹在电影上映前12个月启动,票房与衍生品收入形成闭环,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⑤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的体现:随着中国文化自信的提升,观众对本土IP的认同感增强,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成功唤起了民族自豪感。同时,影片还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成为文化输出的代表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关注。
⑵为什么说导演兼编剧饺子对于《哪吒》系列的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
饺子,本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他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是中国内地动画导演、编剧、制片人。
饺子从小喜爱画画,大学期间接触三维动画软件MAYA后,对动画产生浓厚兴趣。2003年毕业后他入职广告公司,一年后辞职专注于动画创作。历经三年零八个月,他创作出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该片荣获国内外27个专业大赛的30多个奖项,使其崭露头角。
2019年,饺子编剧并执导的动画长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以50.35亿元票房刷新国漫电影票房史,还斩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等多项大奖,他本人也获得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等荣誉。2025年,其执导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票房成绩斐然,截至2025年3月23日,全球总票房突破152亿元,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位。饺子也凭借《哪吒》系列成为中国影史首位导演票房破200亿的影人。
饺子的创作风格注重将传统神话赋予现代精神内核,在技术层面创立了“东西融合”的美学风格。他以执着耐心、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成为中国动画电影领域的杰出代表。
导演兼编剧饺子对于《哪吒》系列的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原因如下:
①坚持死磕的匠人精神:饺子具有极致的匠人精神,为了达到理想效果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哪吒之魔童降世》剧本磨了两年,改了66版。制作近三年,5000多个初版设计镜头、1400多个特效镜头,团队更是几乎找遍全国中小动画公司做外包,他对每一帧都反复死扣、修改。《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突破“穿心咒”的10秒动画“死磕”了一年,陈塘关大战一帧画面中2亿个角色的运动效果,也花了一年半时间来打磨。
②独特的创作视角与风格:饺子非科班出身,没有受到传统动画创作规制的束缚,更加注重“以观众为镜,以匠心为尺”。他主动吸纳观众反馈,捕捉社会情绪,调整创作方向,让观众从影片中看到自己和朋友的影子,使影片更易引发共鸣。同时,《哪吒》系列中还融入了许多幽默元素,致敬了周星驰经典电影,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喜剧风格。
③深度参与制作各环节:饺子深度参与了《哪吒》系列制作的每一道流程,在很多环节一人全包全揽。他曾表示《哪吒2》里百分之七十的内容,自己都表演过一次。当动画师无法理解角色时,他会亲自上阵,因为他最了解自己创作出来的角色,这保证了角色塑造的精准性和一致性。
④主题契合与情感共鸣:饺子自身的经历与哪吒“打破成见,逆天改命”的精神高度契合,他将这种对命运的抗争融入到作品中,使影片主题更具感染力。同时,他还对角色进行了接地气的改编,让哪吒有缺点、不完美,像普通人一样,从而达成与观众共情的基础。
⑤严谨的逻辑与创新思维:饺子学医的特殊经历让他养成了严谨的逻辑,使得《哪吒》系列避开了很多国产动漫的雷区,更能精准地击中观众的心。此外,他还坚持创新,力求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如《哪吒2》中七彩宝莲“五彩斑斓的白”、铁锁链等特效镜头,都是他创新思维的体现。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无论是治学还是对于事业的选择与坚持,饺子都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我们,天赋热爱需要以立志为驱动,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守得云开见月明。
有了梦想,不会抱怨现实的囧境,也不会自怨自艾,而是付诸于行动与坚持,或许,我们不见得取得像饺子一样的成就,但是从他身上可以学习借鉴到立志的内驱力。
当我们读《论语》里,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稍微感觉因为年代久远而难以动心触动时,饺子,这位当代活着的人,用自己的自我超越验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但凡留心,都有可以学习的老师,促进或者激发我们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蜀汉?诸葛亮《诫子书》
作为诸葛亮的老乡,饺子也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如果没有2000年左右对于动画的热爱,没有将近20年的沉淀,不会有《哪吒》系列的成功。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才能把心思投入到创作,才有可能创作出好作品。在《哪吒2》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饺子没有自我陶醉,自我标榜,自我放飞,而是重新闭关创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在看到别人成功时,不应该保持羡慕嫉妒恨的心态,而是多问问,为什么他会成功,我从中可以吸取什么经验?
⑶为什么光线传媒是《哪吒》系列成功的最大受益者?他们怎样发现饺子并合作的?
光线传媒是《哪吒》系列成功的最大受益者,原因如下:
①票房分账收益高:光线传媒是《哪吒》系列的主投方和发行方,采用“主投 主控发行”模式,分账比例约40%。《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50亿,《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150亿,巨额票房为其带来了丰厚的票房分成。
②股价大幅上涨:《哪吒》系列的火爆推动光线传媒股价飙升,《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其股价在节后7个交易日内4度涨停,累计涨幅超过200%,市值从280亿元飙升至849亿元(截至2025年2月13日数据),公司市值大幅增长。
③IP衍生品收益可观:光线传媒联手万代南梦宫、泡泡玛特等推出了《哪吒》系列的多种衍生产品,包括潮玩、手办、雕像等,覆盖超过30个品类,200多款产品,衍生品收入十分可观。
④巩固行业地位:《哪吒》系列的成功让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使其更易吸引优秀人才和项目,也增强了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有利于开展更多资本运作。
光线传媒发现并投资饺子的过程如下:2015年光线传媒成立彩条屋公司,决定认真做国产动画电影,在全国寻找合作导演,标准是“穷”且“穷但依然坚持着”。彩条屋团队看到饺子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后,认为其符合标准,便前往成都找到饺子,双方一拍即合。之后光线传媒通过内部数据发现,《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二次元群体中的话题热度持续攀升,于是决定与饺子深度合作,对其进行投资,助力《哪吒》系列电影的创作与制作。
㈢《哪吒》系列的成功,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哪吒》系列的成功带来多方面启示,从创作、商业到行业发展等角度,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具体如下:
⑴创作层面:传统IP的现代化创新
①打破固有认知,赋予时代内核:将传统神话故事“哪吒闹海”彻底改编,颠覆“天命不可违”的传统设定,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传递现代价值观,让古老IP与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情感需求、自我意识觉醒形成强烈共鸣。
②技术与艺术结合,打造独特美学:融合东方神话元素与西方三维动画技术,比如《哪吒》中火焰、海浪的视觉呈现既有东方写意感,又通过技术实现震撼的视觉冲击,形成“东西融合”的差异化风格。
⑵商业层面:IP工业化与长线运营思维
①聚焦IP价值深挖,构建产业链:以电影为核心,延伸至衍生品(潮玩、手办)、游戏、舞台剧等多元形态,甚至计划开发“封神宇宙”系列作品,通过IP工业化运作实现价值最大化。例如光线传媒联合多家品牌推出200余款衍生品,覆盖30多个品类,拓展收入来源。
②精准定位受众,借力数据决策:通过分析二次元群体、年轻观众的话题热度(如早期《哪吒》在B站的讨论度),锁定目标市场,同时用数据指导营销方向,比如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哪吒魔性表情包”“敖丙名场面”等碎片化内容,低成本引爆社交传播。
⑶行业层面:耐心培育与匠人精神
①给创作者空间,容忍“慢产出”:饺子从《打,打个大西瓜》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间隔16年,光线传媒在投资后给予其充分创作自由,不盲目追求速成,这种对内容质量的耐心投入,打破了行业“短平快”的浮躁模式。
②跨界整合资源,激活人才潜力:饺子并非动画科班出身(毕业于药学院),但光线传媒通过彩条屋团队挖掘其潜力,整合技术、资金、发行等资源,让非传统背景的创作者也能发挥所长,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⑷文化层面:用本土故事打动全球市场
以文化自信输出普世情感:《哪吒》系列虽根植于中国神话,但“对抗命运”“打破偏见”等主题具有普世性,比如《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突破154亿元,证明本土故事通过现代化表达,能够跨越文化差异,获得国际认可。
总结
《哪吒》系列的成功印证了“内容为王 商业赋能 文化共鸣”的黄金三角模式,既需要对传统IP的创新解构,也需要商业层面的长线布局,更离不开对创作者和文化价值的深度信任,为影视行业乃至文化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案例。
水不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它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就像《哪吒》系列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离不开饺子持续深耕的匠人精神,才能够真正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磨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也离不开光线传媒给饺子足够的时间空间,允许慢工出细活,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后记
十年早在几个月前,就想写一篇《哪吒》主题的文章,然而总感觉还需要涵咏沉淀,今日凌晨,耗时两个小时,终成此文,心中所积,得以喷发。始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亦可以由积累而成,而非必由明师引领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