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笔记
复习笔记, 效应量0.49,是制约孩子成绩提升的、需要重点优化的关键因素。
为能达到优化后的目标院校的概率,建议从以下方面对此因素进行改进。
认真践行这些优化策略,将极大地提高孩子整体学业表现和考入目标大学的可能性。
2012年,晋江市高考理科状元施荣侃在高考结束之后,把自己所有的高中笔记全部扔掉了。
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是这样解释的:
“我自己从来都不喜欢参考别人的学习方法,笔记也是一样。笔记是一定要因人而异的,借别人的笔记起不了任何的作用,借笔记只能说明自己没有用心去做。”
我非常认可这一点。
在「复习笔记」的介绍里,我就强调过:与其迷恋“学霸笔记”,不如让孩子也学会做“学霸笔记”!
所以,【复习笔记】的优化方案就是来教会孩子如何做属于自己的“学霸笔记”以及如何复习笔记。
如何做属于自己的“学霸笔记”
课堂笔记是整个学习流程的一环,它前承预习,后接复习。
课前做好预习,把不懂的提前标注出来;(如何预习可点击)
课中依据预习的情况,抓住重点,科学有效地做笔记;
课后养成对笔记的及时回顾和整理,加强记忆和理解,在脑子里组建起系统的知识构架,建立知识链接。
推荐用活页本来记笔记。
活页本的优势在于可以灵活地调整笔记的顺序或增加笔记的内容,方便在后期复习,对笔记进行分门别类,或者有新的见解添加进去。
记笔记的格式,推荐使用康奈尔笔记法。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的一位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现在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使用,被称为最系统、最完整的笔记方法。
康奈尔笔记法非常简单,你需要把笔记本分为三个部分,在每页纸的左边划出四分之一,紧接着在每页纸的下面划出五分之一大小。
左边的部分叫作“副栏”,是用来列关键词,写预习时的问题,方便以后复习使用的;
右边的部分叫作“主栏”,我们平时做笔记的内容就写在“主栏”上;
下面的部分叫“总结区”,方便我们做课后总结。
适合记笔记的本子和格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更为关键的问题——笔记记什么?
1、记知识链接。
做笔记时,首要关注的就是老师是如何把新旧知识进行链接的,也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纲要部分和知识框架。
比如,老师在讲二次函数时,三种解析式一般式、顶点式、两根式是如何进行变换的。
2、记重难点,特别是在预习时自己不会的点。
一节课 4、50 分钟,老师可能要说几万字,我们不可能都记下来,也不必都记下来,而是要把那关键的精华的部分记下来。
一般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在讲到重难点时给同学们提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如下就是常考的重点”“一定要掌握如下几点”,等等,这时就要认真做好记录。
还有老师对知识点延伸的讲解,也就是书本上没有的,是老师补充的,也要重点记录下来。
做好重难点的标注和分层,方便自己日后复习。
3、记思维模型。
也就是老师在讲题时的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数学、物理和化学这些比较考验逻辑思维的科目,老师在课堂上作为例题讲解的经典题目,它们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讲解题目时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这些我们要重点记录。
语文、英语、历史这些考验信息提取的科目,我们要特别注意记录老师提供的阅读答题模型。
4、记总结和灵感。
在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分钟,老师通常会对本节课讲授的内容进行最后的总结梳理。
这些总结往往是本节课的核心要点以及重点、难点所在,是整堂课内容的关键部分。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地把老师总结的这些内容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下来,突出重点内容。
另外,要是在听完课之后,突然有了一些灵感,比如是对以前错题的深入反思,或者是有助于理解记忆知识的一些小技巧等,也都可以把它们记录下来。
记笔记不是抄板书,也不是无脑地把所有老师说得话都一字字地记下来。
真正对学习有帮助的笔记,是根据自己预习时的问题,对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框架、重点难点、解题模型和归纳总结进行适合自己的选择性的记录。
但仅有记录还不够,要想让笔记从记录的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还需要反复的复习整理。
如何复习笔记
复习笔记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即刻复习,二是间隔复习。
即刻复习:在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难免会有漏记的内容和记录不全面的,有的也会书写潦草不清楚。
如果不及时整理,时间一长漏掉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一些潦草的地方自己也会不知所云。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也为了及时查漏补缺,强化当堂知识链接,需要在课间、当天作业前和睡前,这三个时间对笔记进行即刻复习。
把写得潦草的地方重新整理成有条理的结构,盖住主栏,看着副栏的关键词来口述或者在大脑里回放当天所学知识。
特别是睡前,很建议大家回放知识。
我上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在睡前回放当堂课堂内容。
我会在睡觉前,带着我的笔记本一起躺床上,先闭上眼睛想一想今天课上都讲了哪些知识点。
发现有记不得了,再翻出笔记本,对照左半边记的知识点,一边回忆上课内容,一边在右半边默读它们的概念和论据。这样会记得很牢,还会睡得很快。
等到第二天醒了,把昨天没记住的知识点,再口述一遍。
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能记得这么牢固,后来读了很多脑科学相关的书籍后知道了,这就是“海马体记忆法”。
海马体是大脑边缘系统的组成部分,拥有记忆处理储存和空间信息处理的功能。
海马体在我们睡觉时也在工作。它会整理这一天当中所学到的东西。
尤其是睡前背诵的知识点,会被大脑视为重点知识,并且重点加工,醒来之后马上复习,就可以把我们的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
间隔复习:即刻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查漏补缺,优化笔记,间隔复习则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记忆,建立更深的知识链接。
间隔复习一般是每单元学完后、每月、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时进行的。
即刻复习是针对单一的知识点的,而间隔复习是针对多个知识点的。
间隔复习重点关注的是不同的知识点之间是如何链接的,不同的题目该划分为哪一类。
概念地图就是很好的间隔复习的工具。
以上就是「复习笔记」的优化方案,这份方案节选自《学霸算法:超强提分》这门课程,如果想要更加系统地学习高效的学习策略,欢迎扫码报名。
课程简介
课程体系
名师主讲
关注我,让教育不再迷茫
更多信息尽在视频号:港大林苏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