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古战场遗址》,此词条收录于02/10,仅供参考
垓下古战场遗址位于安徽省灵璧县韦集镇垓下村(老庄胡庄)。坐落在今灵璧县东南韦集镇境内沱河(即古洨水)北岸之垓下遗址,是楚汉相争时期项羽与刘邦决战之地。战场中心位于今天的韦集镇垓下村附近,南部陡峭,北部渐次平缓。垓下古战场遗址占地约25万平方米,属自然形态的高岗绝岸地形。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垓下战役在这里打响,刘邦最终摧毁了项羽的楚政权。这场战役规模空前,对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历史学家称为“东方滑铁卢”。
垓下古战场遗址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高谷堆(古墓),曾出土过铜镞、铜剑等器物,地表上还采集到大量的陶器、砖瓦残片。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到此凭吊,留下了许多感怀诗篇,抒发思古之幽情,慨叹历史之沧桑。唐代高适曾游览垓下古战场遗址,在其《东征赋》中写道:“面垓下之遗墟,嗟鲁公之慷慨。闻楚声而悒乎,闻汉声而乐乎。”
垓下古战场遗址被誉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是楚汉相争的最后决战之地。这场战役奠定了汉王朝400多年的历史,使汉字、汉语、汉文化、汉民族从此得名。民间广为流传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典故均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