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溪午不闻钟什么意思-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 拼音?翻译

溪午不闻钟什么意思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此诗作于唐开元初年,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即诗题中的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盖是时所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溪午不闻钟什么意思

字词解释:

戴天山:一名大匡山,在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北三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

不遇:没有遇到。

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树丛深处。

时:偶尔、有时。

青霭:青色的云气。

倚:靠。

参考翻译:

水流清澈,回荡隐约犬吠;桃花繁盛,满带浓艳露水。

树林深幽,野鹿时隐时现。正午静寂,钟声却未听到。

野竹分开青雾直穿蓝天,飞瀑挂在碧绿山峰之上。

无人明知道士去处。只好依仗古松,排遣万端愁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