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又叫脚跟痛,是由于跟骨滑囊炎、足底腱膜及足底长韧带损伤、跟骨骨骺炎、跟骨脂肪垫炎、跟骨骨刺等原因导致的,以足跟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
足跟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跟腱炎!!!!
引起跟腱炎的原因与跟腱反复受到牵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或者感染等因素有关。
跟腱是连接跟骨与腓肠肌的扁形肌腱,它所承受的力量远远大于肌肉。跟腱炎是跟腱反复受到牵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急性跟腱炎往往是跟腱突然承受过度的力量或者过度的频率,而引起跟腱轻微的损伤,导致无菌性炎症;慢性跟腱炎是跟腱反复受到牵拉,导致跟腱的劳损,最终出现无菌性炎症。
跟腱炎还与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运动,没有把肌肉舒张开,锻炼过度,强度太大,频率太大等都圆管。另外扁平足也可以引起无菌性炎症或者是感染引起跟腱发生炎症。
跟腱炎可以导致跟腱的发炎和跟腱的退行性病变。跟腱炎产生的疼痛会逐渐加重,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跟腱无力,发生断裂等危险。
目前对于慢性跟腱炎的病因认识仍然不够清楚,一般认为运动负荷过大、训练技术错误、小腿三头肌柔韧性不足、扁平足、缺乏有效的热身和放松,以及穿着不合适的鞋子等都是导致跟腱炎发生的因素。
避免长时间跑跳、行走和站立;
不能长期剧烈运动,用骑脚踏车或游泳取代走路或慢跑;
肥胖是引发足跟痛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控制体重;
选择软底鞋,可在脚跟处加护垫或使用矫形鞋垫;
脉冲超声波、离子电渗疗法等物理疗法可起到镇痛、消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的作用;
肢体锻炼,主要包括:
放松小腿后侧肌肉:泡沫轴放置于小腿后侧,双手支撑,腹部收紧,在膝与踝之间来回滚动,滚动1分钟。
腓肠肌拉伸:弓步站立,一腿在后,一腿在前,脚尖朝前,前侧腿屈膝,拉伸后侧小腿,直到小腿后部有明显拉伸感。保持30s,重复3次,换方向。注意后侧腿和躯干始终保持伸直。
比目鱼肌拉伸:双手扶墙,一腿在前、一腿在后站立,前脚掌抵住墙壁,后脚跟踩实。双腿同时屈膝,腿部和上半身小心地向前倾斜。保持30s,换方向,重复3次。
足底筋膜放松:单腿站立,悬空腿踩在球上,体重置于支撑腿。让球在脚底四处滚动,做30秒。按摩到脚底的所有区域,包括足弓下方。如果某区域的肌肉特别紧张,就在那里保持一段时间。
足底筋膜伸展:坐在地面用手抓住脚趾向上向后牵拉,直到感觉足底被拉紧,维持该姿势约15~30秒钟,拉到有酸、紧、舒服,不要到疼痛难忍的程度,然后放松,连续重复5次。
坐姿抗阻训练:取坐位,保持膝盖屈曲,将抗阻弹力带或绷带绕在脚上,脚背用力往下踩,对抗做跖屈运动,可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离心力训练:自然站立于台阶上,双脚与肩同宽,进行脚尖提踵,增强小腿肌肉和足底肌肉的力量,每组15-20次,做3组。
一旦出现足跟痛
应及时就医,切忌养病为患
大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楼中医馆
黄医生:13729393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