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单说:
31岁的亮某,10年前于哺乳期在子宫内放置了一个节育环,之后B超随诊时发现宫腔内没环,以为节育环自行脱落,为防止“意外”,也为了配合当时的计生政策,亮某行了输卵管绝育术。
10年过去了,亮某因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炎积水入茂南区人民医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经专家手术中探查发现盆腔粘连严重,给予松解粘连的时候居然发现了一个“迷路者”,被大网膜和输卵管包裹粘连在膀胱区后壁。
什么是腹腔里的“迷路者”?
腹腔里的“迷路者”即指宫内节育器(IUD)脱离宫腔异位到腹腔其他部位。当宫内节育器发生异位时,不但不再能起到避孕作用,还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麻烦。
什么是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概念(IUD):节育器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避孕器械,将其放置于育龄妇女的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而达到避孕的目的,不抑制排卵,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避免了一般药物避孕的不良反应,因而被广泛用于育龄妇女中,据统计,育龄妇女放置节育环避孕者达85%以上。
宫内节育器移位的原因
1.哺乳期放置宫内节育器易发生异位;
2.宫内节育器过大或者放置位置不当;
3.宫内节育器的形状与宫腔形状不相适应。
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的原因
1.节育器的某个尖端部位长期压迫子宫肌壁,继发子宫穿孔而逸出宫腔甚至游离到腹腔内。
2.放置时于子宫肌壁薄弱处发生穿孔,节育环直接放入腹腔。
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的临床表现
宫内节育器异位在临床并不少见,但异位到盆腹腔罕见,其发生概率仅为0.04%~0.13%,一旦发生异位的节育器可进入直肠窝、子宫后壁、膀胱后壁、附件、网膜、结直肠浆膜等各个腹腔部位。异位的节育器如刺破肠道,会引起肠穿孔;异物也可能会引起肠道炎症,造成肠粘连、肠梗阻;甚至有文献报道有节育器异位到一侧肾脏,造成肾功能衰竭最终导致一侧肾脏切除的病例,造成严重危害。
腹腔内节育器移位的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有时可于穹隆部感触到异位于子宫直肠陷凹处的节育器。
2.x线检查节育器位置常偏离盆腔中心线区、节育器位置游走。x线透视下双合诊检查将子宫置于双手之中向左右移动,节育器未能随子宫移动,反而远离子宫,则提示其异位于盆腔或腹腔内。
3.子宫输卵管造影可协助诊断。
4.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未见节育器影像,而在腹腔内有强IUD回声图像。
5.CT检查对IUD异位子宫外可作三维定位诊断。
6.腹腔镜检查及开腹探查可确诊异位于盆、腹腔内节育器及大部分嵌顿于子宫肌层而部分露于子宫浆膜层的IUD。
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的治疗
腹腔镜或剖腹取出。
附:图片来源于手术中采图摄制。
【供稿】杨莉莎
【编辑】罗增武、吴雨晴
【初审】陈锡如
【终审】阮洪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