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三征噶尔丹-清朝征伐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战争

三征噶尔丹

《三征噶尔丹》,此词条收录于02/10,仅供参考

      三征噶尔丹是指自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三次亲征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件。

      清初,噶尔丹统治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后,兼并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在沙俄支持下屡次进犯漠北,严重威胁漠北及西北地区安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率部越过杭爱山,袭击漠北蒙古土谢图汗部,漠北蒙古战败后逃往漠南,请求清廷给予保护。后噶尔丹驻兵克鲁伦河,又越过呼伦湖,并不顾康熙屡次劝其敛兵的谕旨。为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和睦,巩固北部边疆,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圣祖决定亲征噶尔丹,并由裕亲王福全与恭亲王常宁兵分两路出击。后清军于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赤峰)炮轰噶尔丹利用骆驼组成的“驼城”,大败噶尔丹。噶尔丹遣使求和,带领残兵败将逃回漠北,占据科布多休养生息,重新招兵买马,又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杀害清廷派往伊犁的使臣,煽动漠南蒙古部落反叛清廷。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圣祖兵分三路再征噶尔丹,并亲率中路军追杀噶尔丹,最终清军于昭莫多之战大败噶尔丹。但噶尔丹积极备战继续作乱,于是康熙在次年三征噶尔丹。康熙率部渡过黄河抵达宁夏,噶尔丹势单力孤,无力迎战,欲逃往伊犁,但其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占领伊犁,最终噶尔丹众叛亲离,患病而死(一说服毒自尽),清朝取得平定噶尔丹之乱的胜利。

      清史学者南炳文等人认为,康熙三征噶尔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安定了北疆秩序,巩固了北部边防,给喀尔喀蒙古提供了休养生息的环境,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是一场进步的战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