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笋有麻味是什么原因呢-麻嘴的春笋能给孩子吃吗?还有好多时令野菜也不放心……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Pearlcare

光阴流转,不仅带来四季的变化,还带来美味的时令果蔬。

春风渐暖,春雨连绵,吃春笋的时候就到了。

“春雷唤醒土壤中的生命,春声过后的第一波笋称作雷笋”——《舌尖2》

食过春笋,方知春滋味。

春笋有多好吃呢?唐代诗人白居易把春笋“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不禁发出“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的赞美。我们家派派和小e更是竹笋的超级粉丝,恨不得顿顿吃笋。

不过,竹笋有时候吃起来会麻嘴、苦涩,给孩子吃真的不会有问题吗?这就得从竹笋麻嘴、苦涩的原因说起了。

竹笋虽好吃

但也要注意风险

竹笋总体来说是一种优秀的食物,不仅口感鲜爽脆嫩,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竹笋是竹子地下竹鞭上萌发分化形成的芽,富含氨基酸,笋的鲜味来自于其中大量的游离氨基酸。

笋有麻味是什么原因呢

但竹笋也是一种缺点非常明显的食物。给竹笋带来苦、涩、麻嘴口感的物质是单宁、草酸和氰化物,这些成分口感不好,也有一定的风险。

单宁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能与口腔里的唾液蛋白结合产生沉淀,引起口腔的收敛感和干燥感,进而产生苦涩味,麻嘴的”差评”主要来自于此。同时,竹笋里高含量的草酸也会让竹笋的涩味更上一层楼。

在破土而出后,竹笋会接受光照合成更多的“苦涩”物质,所以藏在土壤里未冒头的竹笋会比出青后的竹笋更为鲜甜。

笋有麻味是什么原因呢

当然,苦倒还在其次,主要想提醒大家注意竹笋里含量非常高的草酸。

草酸作为一种抗营养素, 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钙、铁等矿物元素的吸收。家长们一般都知道菠菜富含草酸,但其实不止是菠菜,草酸在绿藻、真菌、地衣和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其含量随植物种属不同而有极大差异,约占植物干重的3%~10%。

草酸不仅涩嘴,还阻碍营养物质吸收,当然是能免则免,能少则少。但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完全避开草酸基本是不可能的,也不划算。

我们日常食用的蔬果中,草酸含量较高的一般有苋科、天南星科、藜科、马齿苋科、伞形科的植物,常见的有苋菜、芋头、菠菜、马齿苋、香菜等。如果完全不吃这些蔬菜,不仅错过美味,也影响孩子的营养均衡。

所以我的建议是两条:一是在烹饪含有草酸的蔬菜时尽量焯水处理,去除大部分草酸;二是避免长期大量食用草酸含量高的蔬菜。

吃笋之前要水煮

草酸在蔬菜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分为可溶性草酸和不溶性草酸。可溶性草酸的特点是能溶于水,但在油中的溶解性会比较弱。

曾有实验对竹笋、茭白、毛豆三种蔬菜经过焯、煮、炒的不同方法烹调处理后,测定其残留的草酸含量。

笋有麻味是什么原因呢

图源:《烹调对蔬菜中草酸的作用》

结果表明,竹笋、茭白、毛豆的焯后可溶性草酸去除率分别为60.8%、16.8%和23.4%,煮后则为66.7%、37.3%和24.0%,炒后8.2%、0和46.1%。

可以看出,与生竹笋相比,烹调过的竹笋可溶性草酸的去除率趋势为煮>焯>炒,其中焯和煮的去除率都大于60%,说明竹笋中的可溶性草酸在焯和煮下很容易溶于水中,随水流失。

放眼到总体也是一样的,焯、煮蔬菜去草酸的效果通常要明显优于过油去草酸,所以对于草酸含量高的蔬菜,先用水煮是更好的选择。至于草酸含量低的蔬菜,或煮或炒考虑个人口味就可以。

ps:营养物质的摄入不是靠某一顿饭,只要不是长期、大量地摄入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家长不需要担心草酸过量的问题,偶尔吃几顿只过油炒的竹笋、菠菜等也不用焦虑。

除了对付草酸,水煮还能对付竹笋里的一些其他不太友好的物质。

生氰糖苷类物质

新鲜的竹笋中含有生氰糖苷类物质,也就是氰化物。生氰糖苷类物质水解可生成高毒性的氢氰酸,能引起成年人死亡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5~3.5 mg。

竹笋中氰化物含量与笋的品种、生长时期及生长区域都有较大关系,例如出土后的苦竹笋氰化物含量较高可达3.02μg/g的,毛竹冬笋和雷竹冬笋氰化物含量较低(分别为1.40及1.65μg/g)。

总体来说,竹笋中氰化物的含量均处于相对较安全水平,吃竹笋不会导致氰化物中毒。

而且生氰糖苷具有不稳定性,可通过水煮的方式破坏其结构。

单宁

单宁也能溶于水。竹笋中单宁、草酸和菁化物的含量都能随着水煮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煮过的竹笋,不仅不会麻嘴,提升口感的同时也更安全。

TIPS:

竹笋采后在常温条件下呼吸速率增加很快,会因为组织的快速木质化和褐变导致食用品质下降,保鲜十分困难,如果暂时不吃可放冰箱冷藏以延长赏味期。

餐桌上的盎然春意

时令菜除了春笋,还有其他春菜,例如木棉花、金雀花、蕨菜、荠菜、香椿、马兰头等,总体来说就是各种植物的花和萌出的嫩芽,或煎或炒或凉拌,别有一番风味。

然而,有一部分家长显然是不满足于此,他们把目光放到了野菜上。

没错,就是野菜。前几天就听说,有家长带娃春游时顺手薅了一把野菜带回来,说是野菜就是要吃一个“野”,长在野地里的才够味。

但实际上,野地里的污染风险很高,植物容易吸收汽车尾气里的铅,以及附近住户、垃圾堆或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公园、小区、公路旁的绿化带经常会喷药,这些被污染的野菜都不宜食用。

不仅如此,外出采摘野菜还有中毒的风险。

某些有毒植物和普通野菜外表很相似,非专业人士很难分清楚,例如水芹菜和野芹菜,后者全株有毒甚至可致死。不认识的野菜也不要吃,纯天然不代表无毒,在不能识别是否有毒时,安全第一选择是不吃。

笋有麻味是什么原因呢

当然,大家也不需要对野菜避如蛇蝎,近些年随着大家对野菜的旺盛需求,很多野菜其实都改为人工种植了,品质更稳定也更安全。带娃认识植物可以去野地,但餐桌上的春意还是去菜场寻找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少野菜的草酸和亚硝酸盐都含量较高,需要焯水后再吃。尤其是吃起来苦涩的野菜,一般都富含草酸,不清热也不解毒,尽量减少摄入。

还有一种野菜尽量别吃——蕨菜,其含有的原蕨苷是一种遗传毒性致癌物,也就是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尽量少吃也不建议给娃吃。

如果家长忍不住馋虫实在想吃,在食用之前也要用高温水煮的方式来分解掉蕨菜中的有害物质,倒掉水后再清洗几次。

医生妈妈说在最后

好啦,篇幅问题,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总体来说,无论是春笋还是野菜,以合适的方式烹煮食用,都可以打打牙祭。但大家要清楚,这些野菜之所以没有被驯化成日常的蔬菜,肯定都是有原因的。

我最喜欢的是腊肉炒笋,湖南的腊肉切大片再加入干辣椒和大蒜叶爆炒,玉嫩的笋片沾满油香肉香,浓淡相宜,怎么吃都不腻。

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菜谱,一起从胃开始感受春天的美。

本文作者

欧茜

参考资料:

1、竹笋适口性形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21,38(2):403-411.

2、草酸在植物体内的累积代谢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科学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2007年第6期

3、烹调对蔬菜中草酸的作用

4、竹笋中生氰糖苷的液相色谱测定技术研究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3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及正文图片来源包图网。

更多精彩推荐

关注“知贝健康”,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咨询医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