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心悸、焦虑、出汗、头晕、手抖、饥饿感等,或者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
老年病友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有些病友发生低血糖时,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也称为无感知性低血糖或无意识性低血糖。
有些病友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如果发生低血糖的症状,一定不要慌张,牢记以下三步:
如何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的潜在危险和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尽可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非常重要。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限制饮酒量,合理制定运动计划,规范注射、按时服药等。
(2)制定合理血糖控制目标,严格的血糖控制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并且严重低血糖可能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因此,对有低血糖尤其是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除调整治疗方案外还应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3)加强血糖监测,包括其空腹、餐后2h与夜间等时段,在患者每晚入睡前检测其血糖值并记录,睡前血糖<_5.6mmol/L建议进食,预防夜间低血糖。
(4)随身携带预防低血糖的食物及求助卡,一旦发生低血糖,可立即食用。
(5)频发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低血糖反复发作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