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材,打牢基础
很多同学觉得,买辅导书、报补习班是提分的捷径,却忽略了,教材才是数学学习的基石。认认真真搞懂教材,是学好数学永远的基本功。
1、概念定义全吃透
肯定有同学会问:我都记住了呀,为什么还是考不好?
因为单凭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深入理解其本质内涵、适用范围以及推导过程。不仅要能精准复述,更要能结合实例进行阐释,确保对每个细节都了若指掌。
例如,在“角”的概念中,不同种类的角都有着特定的定义和取值范围。只有全面理解它们,才能避免出现概念性错误。
2、习题演练无死角
课本上的各类习题,无论是例题还是课后练习,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反复练习这些题目,仔细揣摩解题思路与方法,最好做到“闭眼都会做”。
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所谓的拔高、拓展,都是“拔苗助长”。不如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回归课本,逐步攻克各个知识模块,重拾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精准练习,减少粗心
1、计算能力稳提升
贼博士千叮咛万嘱咐:无计算,不数学;计算不牢,地动山摇!
虽然计算能力强并不等同于数学能力强,但计算能力薄弱必然会阻碍数学成绩的提高。
练习方法可以学习贼博士的“《小学计算训练》打卡社群”:每天限时10分钟完成一页练习,做好验算,追求准确,培养考试节奏。
2、答题步骤零失误
答题时要保持高度的细心,认真研读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条件,按部就班地进行解答,避免跳跃步骤或心算导致的错误。
刚开始,不必过分追求解题速度,先保证自己会做的题要全部拿下,不丢一分。
解题思路,源于审题
在中小学数学学习中,多数题目只要能精准理解题意,答案便呼之欲出。
在审题过程中,要养成圈画关键信息的习惯,这既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又能有效防止因漏掉关键细节而导致的解题错误。
如果审题一遍后仍有困惑,不要急于下笔,不妨多读几遍题目。老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数学题也一样,往往多读几遍就能豁然开朗。
剖析错题,迈向进阶
作业错一堆?考试满面叉?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同学往往会自暴自弃,懒得订正;或是望而生畏,愈发惧怕数学。
不要焦虑,每道错题,其实都是一次宝贵的提升机会。
一旦发现错题,不要拖延,立即着手改正,并深入剖析错因,将其彻底搞懂。
及时复盘每一个错因,若是知识掌握不扎实,便查漏补缺;若是因为粗心大意,则继续训练纠正,逐渐养成严谨细致的解题习惯。
巧用草稿,助力高分
草稿本在数学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如同大脑的“外存”,是学生提分的得力助手。
在使用草稿本时,要保证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可以将纸折几折,并按题号逐一作答。尤其在考试紧张的氛围中,明了的草稿能让你一眼找到自己的作答思路,并加以检查。
定期回顾,查漏补缺
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时,务必及时对相关的概念、公式和例题进行全面复习。
不要认为学完了就过去了,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而需精准把握每一个细节。从概念分析到方法选择,再到步骤的详细推导,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这样全方位、深层次的复习,才能让知识在脑海中扎根,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书写规范,避免失分
许多成年人一想起数学应用题,就会想到答题先写 “解”,这其实就体现了答题规范的重要性。
在作答时,要确保格式正确、内容清晰。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扣分。
许多同学因书写潦草、格式混乱,不仅自己容易看错写错,还让阅卷老师头疼,分数自然就受影响了。
牢记检查,力求完美
当考试时间有多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首先,查看是否存在漏题现象;
其次,快速重读题目,检查是否存在看错题目条件、数字或符号的情况;
再者,重新计算,做好验算;
最后,检查答案,包括单位是否正确、草稿纸上抄过来有没有抄错以及选择题的选项是否填写正确等。
数学之路没有捷径可走,但通过扎实落实这 8 个步骤,持之以恒地努力与实践,即便是基础薄弱的学渣,也完全有可能实现逆袭!
-END-
声明:原创内容,贼娃出品
还不关注等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