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下腹部碰碰跳是什么原因-63脐下悸,肚脐以下跳动是什么病?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陈修园注:

以伤其肾气言之,发汗过多之后,肾阳虚则水邪挟水气而上冲,故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

然犹欲作而尚未作也,当先其时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此一节,言发汗后而伤其肾气也。

郑钦安注:

既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是必因发汗而伤肾阳也,肾阳既衰,不能镇纳下元水气,以致脐下悸,欲作奔豚,法宜回阳为是。

原文所主之方,取茯苓以伐肾邪,而使水气下泄,不致上奔,真立法之妙諦也。

说明:

既是伤了肾阳,何不用附子肉桂扶阳,而用茯苓去水呢?是否可以这么看呢,桂枝有扶肾阳的作用,用茯苓是导已停之废水。

胡希恕注:

这个也由于气上冲。同时发汗而里头有停水的话,只是发汗不行。前面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那一条可以参看。

这一段也就是这个情形:底下有停水,就是小便不利,膀胱蓄水,这时候非利小便才能解表,这时候发汗就错了。

所以发汗之后——这个病不是不可以发汗的,表病嘛——马上就出来了。

“其人脐下悸者”,脐下就是关元膀胱部位,脐下这个地方跳,这就是水之欲动的应征。“欲作奔豚”,这就要发作奔豚证了。

奔豚是怎么个情形呢?这是《金匮要略》上的病名,说这种病“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发作欲死”。

这种往上冲,人当时就是受不了,发作起来人简直要死,可是“复还止”,一会儿就下去,下去则人就像好人一样,定名叫奔豚病。

这一段后头给定了名堂,说这是肾气往上来。(我认为)其实也不光是肾气,哪儿光是肾气呢。

奔豚不一定得有水,后头就有了,桂枝加桂,那光是气上冲。只是气上冲,那也是奔豚,携带水上冲也是奔豚。

这个就是由于误发汗而使人虚损的病。那么这应该利水表自解,就是解表的药里头合用利尿的药,表自然就解了。

你要是不知道这个(合用的道理),就用发汗药,激动里饮,那是病变百出。

我们方才讲了,由于发汗导致气上冲,气上冲也能诱导着水往上冲,所以脐下悸也是个预兆,这就是水伴着气要往上来了,所以它搁个“欲作奔豚”。

就是真正发作奔豚,这个方子(苓桂枣甘汤)也好使的。只是有水,小便不利,所以既用桂枝降其气冲——桂枝甘草,苓桂枣甘汤也是含有桂枝、甘草的方剂了,另用茯苓、大枣以利水。

大枣这个药也祛水,你看十枣汤不搁甘草,搁甘草不行,甜药里头唯独大枣利水,一般甜药都不利小便,所以甘草不行(不利水)。

苓桂枣甘汤中桂枝虽然也用四两,甘草也用二两,(但)这个方剂可不同于上个方剂(桂枝甘草汤)。

上个方剂(桂枝甘草汤)是顿服,这个(苓桂枣甘汤)是煮取三升,一回服一升,分为三剂,量就不大了。

这个(苓桂枣甘汤)我们现在用,桂枝就是四钱,这个(苓桂枣甘汤)心的悸动不像上边(桂枝甘草汤)那么厉害。

那么这个方子(苓桂枣甘汤)就是桂枝甘草汤证,(见)小便不利,脐下悸,就可以用这个方子(苓桂枣甘汤)。

真正奔豚,脐下悸或者腹挛痛,这个方子(苓桂枣甘汤)也好使,大枣也治肚子疼,也治挛痛。

这个方子煎法用甘澜水。什么叫甘澜水呢?底下有个注解,“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这是古人的一个看法了,(因为病机是)水往上攻,水化气总是用甘澜水好。其实现在这个方药谁也不这么做,用不着,就用普通的水煎就行,这是古人的这么一种(古法)。

古人的方剂里有一些语言习惯,认为甘澜水比较好,它在水的上头,是泡,使水化气呀,这个(甘澜)水好,其实不然的。

这一段讲的是误发了停水、蓄水之人的汗,就是膀胱有蓄水,小便不利,你发这样人的汗可不行。

我们遇到里头有水饮,在上头这类的(条文已经提到),像小青龙汤心下有水气,表不解,如果小便不利、膀胱蓄水,那非搁利水药不可。

谈到心下有水气,得去心下的水。心下的水呢?当然是用半夏、干姜、细辛这类的温性药,不然的话这病也好不了。

这个地方讲得都很好,可以帮助我们临床,像咱们临床遇到一个感冒,小便不利,这时候若发汗可就白发汗了。

这种情况我们在临床上常遇到,患者有泌尿系感染,同时也有感冒,这时你别管他感冒,你就给他吃猪苓汤治他泌尿系感染就对了。

这个(里有水)解了,感冒也解了。你这阵儿要发汗准错,这常见,要注意。

泌尿系感染就是撒不出尿来,一次撒一点,次数挺多,量却不多,窝臊子(疑为“尿道里”之意)挺疼,里面也有热。水不行,发汗没用。

西医治法

脐下跳动,通常指的是腹部的某种感觉,可能是由于肠道活动、血管搏动或其他腹部器官的功能所致。

在西医治疗中,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然后才能给予相应的治疗。以下是一般的西医诊治流程: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你的症状,包括跳动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比如腹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腹部检查,包括听诊和触诊,以检查腹部是否有异常的搏动、肿块或其他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以排除感染或其他疾病。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扫描或MRI,可以帮助医生查看腹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心电图:如果怀疑与心脏问题有关,可能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

诊断: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医生会给出一个初步诊断。

治疗:

一般治疗:如果诊断结果为功能性改变,可能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药物治疗:如果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调节肠道功能或治疗相关疾病。

手术治疗:如果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如肿瘤、血管畸形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我想问:同样的病症,做那么多的检查,最后还不能确定,有意思吗?中医已经治好了,你愿意吗?这种水气对...的影响,很多时候还检查不出来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