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浙江省 [浙]
浙江省人口密度分布
浙江省位于东海之滨,毗邻福建、江西、安徽、上海、江苏等省市。
全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山地、丘陵较多,平原集中在沿海、河口。
全省大陆海岸线长约2200多千米,沿海有大小岛屿3061个。其中舟山岛面积472平方千米,是中国的第四大岛。
明代设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全省辖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市及9个地级市、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因钱塘江旧称浙江而得名。简称浙。
浙江省人口平均密497人/平方千米,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超过了600人/平方千米,其次为低丘盆地,山区的人口最少,为100人/平方千米以下。
浙江全省汉族人口居多,占99%,少数民族人口极少,占1%。少数民族中畲族人口有近20万,其他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壮、苗、满、土家、布依等族,以居住在城市为最多。
浙江地区自古地灵人杰,历史悠久。已考证有新石器时代的河姻姆渡、马家浜、良渚三个文化遗址。
明清时期,浙江又开“商文化”先河,形成了“义利并重”、“工商皆本”的文化传统。秋瑾、鲁迅、周恩来更是浙江文化孕育成长起来的革命先驱。
龙井茶:
杭州独特的优势适宜龙井的生长,从唐朝时龙井茶已经驰名全国,漂洋到日本、韩国等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茶农每年从3月底开始采茶,一直采到10月。龙井茶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俱全而著名。特级龙井茶,采于每年清明时节前几天。这种茶过去只进贡皇室,故又称“进贡”茶。龙井茶的炒制加工十分讲究,在采制中即分品质不同而加工手法不同,质量高的原茶炒制工艺也明显增多。
绸伞:
绸伞从选材到做工包括各种工艺达10多种。伞骨选用富阳淡竹,篾匀皮薄,轻便灵巧。伞面选用特制的杭绸覆盖,质薄轻柔,透风耐晒。伞面的颜色有红、黄、蓝、绿等22种,图案用刷花、绘花、刺绣、刷绣等不同方法制成,生动逼真,至今畅销不衰。
杭州雅扇:
杭州的扇子早在宋代即驰名全国。杭州雅扇与苏州团扇、湖州毛扇并称中国三大名扇,最具代表性,还是朝廷的贡品。杭州现有百年老店王星记扇厂,主要有墨纸折扇、檀香扇、竹骨绢扇、象牙扇、宫团扇、舞蹈扇、白骨扇、白纸扇等10个大类,400多个品种,约3000种花色,年产1000万把以上,出口世界50多个国家。墨纸扇的扇骨细薄,可以取风纳凉,也可以遮阳蔽雨,人称“一把扇子半把伞”。檀香扇的扇骨、扇面实为一体,纯用檀香木刻成,精雕细镂,古趣盎然,天生香气,经久如故。戏剧扇做工更精,高档者以纯金贴面。制扇业成为杭州手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位于杭州市区南部的钱塘江上,是连接浙赣、沪杭等过境铁路的纽带。大桥建于1934年8月,历时三年,是由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的,也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桥长1322米,单线行车。公路桥长1453米,宽6.1米。南北引桥长643米,现为当地的风景名胜之一。
省会——杭州
地貌
浙江省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山地面积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70.4%,平原占23.2%,河湖水域占6.4%。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南由浙闽边境的洞宫山脉向东北伸展至雁荡山脉,过瓯江称括苍山脉。
西南部由福建伸展至浙江仙霞岭山脉、四明山脉,继而入海下陷成舟山群岛。
北部由江西、安徽及浙江境内的怀玉山脉,伸入浙西北成为天目山脉。海岸线长,岛峪众多,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水系
浙江省河湖密布,钱塘江、甬江、椒江、曹娥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均为平原型河流,仅京杭大运河,起自杭州拱宸桥,沿途沟通长江五大水系,在省境长129千米,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水运网。浙江湖泊数量小且面积小,最大湖泊面积仅为22平方千米。
气候
浙江省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全省除山区外,各地年均温在15~18℃,1月均温为2.5~7.5℃,7月为29.5~36.5℃。无霜期长243~276天。
全省年降水量1100~1900毫米,最高可达2200毫米,省境西南部和山区的降水量高于沿海平原区。
自然资源
浙江省境内矿产资源在种类、数量的分布较为贫乏,浙东为主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地,在金属矿产开发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明矾石、叶蜡石储量居全国首位。
因浙江独特的地理环境,浙江成名世界保存古遗留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有银杏、百山祖冷杉等活化石树种。还有许多珍稀动物。
经济
浙江省在明清时即有商品经济萌芽,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省经济产值近可比价格计算翻了30多倍。由于临靠海边,便利的交通给浙江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机会。
浙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多种经营较发达,轻工业占优势。
浙江省地形图
行 政 区 划
省会——杭州: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位于省境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大运河南端终点,沪杭、浙章、杭甬、杭长等钱路线的交会处。面积16596平方千米,历史上曾为吴越、南宋都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境东北为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端,海拔2~10米,平川沃野,河港纵横,气候温和湿润,是江南鱼米之乡。杭州的丝绸业发达,素称“丝绸之府”,以丝绸工业为中心,相应发展了多种轻纺工业和重工业,形成了轻重工业相结合的产业结构。
宁波:
宁波市位于省境东部,是浙江省第二大城市。甬江是奉化江、姚江两大源流汇合处。地处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角。面积9365平方千米。岛屿星罗棋布,沿海南部多滩涂,北部多沙岸,东部为岩岸,中部属宁绍冲积平原。“宁波”一名取意于“海定则波宁”。唐宋以来曾为我国著名对外通商口岸,宁波港口众多,是全国南北海运的中转枢纽。工业门类齐全,有石化、机械、丝绸、塑料、玻璃制品、食品加工等工业部门,传统手工艺品有宁波草席、金丝草帽、骨木镶嵌等,产品还远销欧、美、东南亚。农业多以产粮棉为主。名胜古迹有天一阁、保国寺、天封塔、河姆渡文化遗址等。
温州:
温州市位于省境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面积11784平方千米。市境内矿产丰富,其中苍南县矾山盛产明矾石矿,号称“世界矾都”。泰顺县龟湖的叶蜡石矿闻名全国。工业主要有电力、造船、机械、陶瓷等。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稻谷、甘薯、油菜籽、茶叶,还盛产柑橘。渔业以海洋捕捞为主,兼海涂与淡水养殖。传统手工艺品有瓯塑、草席、瓯绣等。温州机场辟有40条航线直通全国各主要城市。温州是浙南最大城市和海港,是瓯江流域货物集散地。有雁荡山、楠溪江、瑶溪、泽雅、仙岩等风景名胜。
绍兴: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北,杭州湾南岸,是宁绍平原西部经济重镇。全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多山地,北部多平川,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全市面积8256平方千米。绍兴有4000多年的历史,以大禹会诸侯于此而又名会稽。春秋时为越国都城,几经变更后,于南宋置绍兴府。1983年设地级市绍兴。绍兴的工业主要有冶炼、纺织、机械、酿酒、化纤等。农作物有稻谷、大麦、油菜籽、茶叶等。市境内交通较发达,有多条铁路和公路过境。绍兴是中国创始人之一周恩来总理祖居和鲁迅先生的故乡,旧居皆开放供游人瞻仰。
浙江省地区分布
旅 游 景 点
“天堂胜景出古城,自古俊秀多浙江”概括了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浙江人杰地灵,有海天佛国普陀山,仙霞山关山重重;名城是人间天堂杭州城,天下师爷数绍兴景随人兴;江河有美景璞玉楠溪江,浓妆淡抹话西湖而诗情画意;古文化有河姆渡良渚玉器而开一代先河。历史知名人物,文物古迹比比皆是,人文荟萃,山水相依,铸成了灿烂的江浙文化。
西湖
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水域面积5.6平方千米,古称上湖,唐后称西湖。湖位于钱塘县故又称钱塘湖。西湖三面环山,湖水相映,经历代建修或浚湖成为一个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的“巨型山水盆景”,有“东方明珠”之称。西湖以白堤、苏堤为界,分为外西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各湖区水体有桥洞沟通。西湖6个景区,有湖中区、湖滨区、北山区、西山区、南山区和钱江区。主要景点有定名于南宋的西湖十景: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双峰插云、曲院风荷、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柳浪闻莺等。西湖风景区有白居易、苏东坡为代表的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有济公、许仙、白娘子、李慧娘等神话传说。西湖风景随四季、晴雨而各不相同,变幻莫测,别有风姿。
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杭州市区钱塘江北岸,“六和”又名...,塔象征佛家的六种规约,“...”就是“天地四方”之意。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为了镇钱塘潮而建。宣和三年(公元1121)毁于兵火。现存塔身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重建,外观十三层,塔内七层,高59.89米。清光绪年间重建。登塔,可观钱塘潮,可观铁路、公路双层的钱塘江大桥。
千岛湖: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西部,也称新安江水库。千岛湖是建国初期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大功率水力发电站的“蓄水库”。湖区岛屿密布,林木繁盛,共有岛屿一千多个而得名。千岛湖风景名胜区分为富阳、桐庐、建德、千岛湖和梅城5个景区,分别以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主要景点有海瑞祠、瑶林洞、葫芝三景等。
雁荡山: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平阳县境内,以山水奇秀闻名,景区面积约为450平方千米,分为中、北、南三部分。最高处百岗尖海拔1150米,号称东南第一山。因次高峰雁湖岗岗顶有湖,秋雁南飞,栖宿于此,故名雁荡。奇峰怪石、古洞幽谷、层峦叠嶂、飞瀑流泉,为雁荡自然景观的四大特色,有“诸岳之精,名山之优,兼而有之”的美誉。雁荡胜景集中在北雁荡山“一龙二灵”的景色,即大龙湫、灵峰、灵岩,又称雁荡风景三绝。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鸟世称“雁荡金珍”。
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舟山市莲花洋上的小岛,岛呈狭长形,环岛一周约33千米,面积为12平方千米。普陀山为典型的海岛风光和佛教圣地,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还以海天佛国著称。景区内佛教文物约有1000余件。寺院林立,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西游记》中的南海即指此处。相传在宋代时为“观音道场”。岛上另有八十八名庵,尤以紫竹林、鹤鸣、大泉、梅福诸庵为最。普陀山佛像雕塑,精美绝伦。普济寺的毗卢观音跌坐像、三十二石像、大乘庵的卧佛像、千佛楼的阿弥陀佛木雕像,最早的建于五代。这里奇石泾洞,皆与佛名有缘。如观音跳、朝阳洞、二龟听法石都极富有谐趣。
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杭州市,建于326年,民间广为流传的“济公活佛”曾长期居住于此。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殿宇雄伟壮观。寺内大雄宝殿高达33.6米,殿内正中有金装释迦牟尼佛像,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为蓝本,高达9.1米。柱上有对联:“古迹重湖山,历数名贤,最难忘白傅留诗,苏公判牍;胜缘结香火,来游初地,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这副对联点出了灵隐寺不平凡的历史和山水特点。岩洞崖壁上的石刻造像,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瑰宝。
楠溪江:
楠溪江位于浙江永嘉县境内,全长145千米,沿江两岸有许多自然人文景观,共计800余处。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林幽、滩美而著称,大量保持远古风貌。沿江划分为大楠溪、大若岩、石桅岩、北坑、陡门、水岩和四海山7个景区。大楠溪中心景区,水深林茂,千岩竞秀,江水清澈,滩林众多,潭水时急时缓,景色变幻莫测。芙蓉村、苍坡村,保存着“七星八斗”、“文房四宝”以及阴阳风水构思。龟蛇两山对峙在楠溪江的两侧,山巅各有一座七级浮屠,被称为罗浮双塔。泛舟江上,物我两忘,犹如人在画中。
南湖:
位于嘉兴市东南约1里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就位于南湖上。南湖的面积约为35公顷。湖水被湖中小岛分割为东、西两部分,岛南北长约100多米,东西宽近百米。南湖革命纪念馆及烟雨楼位于湖心岛上。湖滨公园则位于湖的北岸。在湖心岛东南岸,现有一艘仿制的革命纪念船泊在那里。船长16米,宽3米。一方桌放于船的中舱,桌上还摆设着茶具;前舱搭有凉棚;后舱设有床榻;菜橱、炉灶等物则设在船尾。船后系一条当时用来进城购物的小船,均按“一大”召开时的模样仿制。烟雨楼建于五代时期,此楼因杜牧曾题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远近闻名。南湖以其朴素、醇厚的江南水乡风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赞誉。
禹陵
禹陵:
位于绍兴市东南6千米处,紧挨禹庙,传说是夏禹的陵墓。禹陵景区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组成。禹陵与亭山相对,背有会稽山,前临禹池。禹池岸上建有一座青石牌坊。重建于1979年的大禹陵碑亭在甬道一端矗立着,内立一块有明人南大吉书的“大禹陵”三字的巨碑。碑亭周围古槐葱郁,松竹郁翠,幽静清雅。禹穴辨碑和禹穴碑位于大禹陵碑亭南,是前人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在禹陵的左侧又重建了禹祠。禹祠相传始建于夏代少康之时,以后曾多次毁废又多次兴建。现存的禹祠是近年来重建的,共两进院落,中间以天井相隔,极富江南民间建筑特色。祠前一泓清池,曰“放生池”。“禹祠”匾由著名画家吴作人题写。前进的左右两侧有“大禹治水”、“计功封赏”砖雕,后进内立有大禹塑像。大禹陵为我国东南久负盛名的胜迹之一,进口牌坊镌刻的“大禹陵”为江泽民同志所题。大禹陵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搜一搜
微信公众号:认知一日谈
请分享
请收藏
请在看
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