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
南朝?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岁月如流,平生何几。
【释义】
形容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逝去。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急于统一北方领土,便接纳东魏的叛将侯景。梁武帝接纳侯景后,又害怕东魏以讨伐侯景为名进攻梁朝,决定与东魏议和,于是在公元548年派建康令谢挺为正使、散骑常侍徐陵为副使出使东魏。徐陵出使东魏期间,梁武帝又决定用叛将侯景交换他被俘的侄子萧渊明。不料这一消息被侯景得知后,他又反叛了梁武帝,并推翻了梁王朝,自立为帝。
侯景之乱发生时,作为使臣的徐陵尚未返国,于是滞留在东魏。侯景包围了梁朝都城建康。徐陵的父亲被围在城内,生死不明。徐陵得不到父亲的家信和亲人的消息,每天忧心如焚。不久,东魏为北齐所代,政局动荡,徐陵多次请求回国复命,但北齐想把他们作为人质,以种种借口加以拖延,使徐陵在邺城滞留长达七年之久。
在回国无门的情况下,徐陵便给北齐尚书右仆射杨愔写了一封信,看能否通过他的斡旋使自己早日回国。这封信就是著名的《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尚书仆射是北齐的官职,相当于朝中的丞相。杨愔字遵彦,所以信中称为杨遵彦。在这封信中,作者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磨难,写下“岁月如流,平生何几”的感叹。杨愔接到这封书信后,也深深被信中的情绪所感染,内心感到十分愧疚,几次提笔都难以作答。后来人们常用“岁月如流”,形容时光如流水般迅速逝去,感叹人生的不如意。
徐陵是南朝梁、陈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继《诗经》《楚辞》之后,编纂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三部诗歌集《玉台新咏》,书中收录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等,就是靠《玉台新咏》的收录才得以保存下来。
公元555年,西魏攻克江陵,杀死梁元帝萧绎后,北齐派兵将东魏末期被俘的梁武帝侄子萧渊明护送回建康,继承梁国国君之位。这时四十九岁的徐陵才随他返回南朝。回国后,由于徐陵在邺城饱尝离乡之苦,写下很多忧国怀乡的诗篇。
来源:邯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