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学习
在语文学习中,除了现代汉语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古汉语的学习,其中不仅仅包括文言文,还包括古诗词。古诗词在古汉语的基础上,比文言文更加精炼,也就是说用有韵律和节奏的简短诗句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精简的特点也使很多古诗词难以捉摸。那么,如意王则为同学们总结各种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可以运用起来哦!今后如意王也将会针对古诗词学习为同学们准备系列推文,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进行跟踪哦!
豪放自如
苏轼作为豪放派的“创始人”之一,与辛弃疾被并称为“苏辛”,因此他的诗词往往具有豪放不羁、自由磅礴的特点;
这一诗词特点与苏轼成长的年代有很大关系,他生于北宋,长于北宋,早年曾任职于杭州、湖州、徐州等地,看遍宋朝的大好河山,因此骨子中的桀骜不驯在诗词中也有所体现;
另外,苏轼善于直抒胸臆,因此诗词中抒情言志都是通过较为直爽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这也增加了豪放不羁的特点。
批判现实
苏轼作为爱国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也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再加之他早年任职多地,而晚年遭到贬谪,人生不同的境遇也让他看透了现实的本质;
苏轼将自己对于社会和现实的思考全数展现在诗词当中,尝试着通过文学去干预社会和现实,而对于现实的批判也就成为了他诗词的主题之一。
理性思考
尽管苏轼倾向于“干预文学”,但是他对于现实的思考并不是由自己仕途的沉浮跌宕所主导的,而是更多的客观而理性的进行反思;
他善于从自己的人生境遇中提炼经验和心得,也擅长通过客观事实总结规律和道理,还可以将自然现象上升到理性哲思。
生动鲜明
与很多说理诗不同的,苏轼并不是为了说教而说教,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哲理表达出来;
这种自然而鲜明的表达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太会让人感到抗拒。
善用夸张比喻
有人对于苏轼的认识是豪放派,是爱国主义诗人,因此会认为苏轼的诗词并不“美”,其实不然;
苏轼在诗词中善于使用夸张、比喻、隐喻、寓言等一系列的艺术手法,使其诗词表现出一种画面美;
像大家熟知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一个非常新鲜而生动的例子。
今天,我们分析了北宋著名豪放派诗人苏轼的诗词艺术风格,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进行古诗词鉴赏哦,下周我们继续学习语文相关的知识呀!同学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和如意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哦!
— — — — — — — —
图片| 网络(侵删)
如意王学习室∣更多学习小知识
扫码关注我们哦!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