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膛炮》,此词条收录于02/01,仅供参考
线膛炮(Rifledgun)是在炮管内刻有不同数目的膛线的火炮。具有稳定性好、精准度高、射程远等特点。
17世纪,欧洲开始试制线膛炮。1694年,纽伦堡制造了有8条膛线、炮膛直径约 2英寸的慕尼黑小型线膛炮,同年普鲁士造出51毫米口径线膛炮,但因装弹问题未普及。1776年,英国二磅炮在1300码距离方向偏差仅2英尺,同年线膛炮首次发射长炮弹。1846年,意大利人G.卡瓦利制成后装线膛炮,最大射程5千米,误差不到5米,当时同口径滑膛炮最大射程2.4千米,误差超40米。18世纪,德国和英国进行线膛炮试验,部分为后装火炮,效能好。1855年,法国两位军官受托进行线膛炮试验,成果满意,为意大利战争前夕法国炮兵改组奠定基础。最初线膛炮因装填等问题未广泛应用,后因战争等因素,人们重新评估其价值。直至19世纪中后期,线膛炮技术成熟,多个国开始装备,标志滑膛炮时代结束,线膛炮时代开始。
20世纪60年代,苏联首次在坦克上重新使用滑膛炮,各国逐步跟进。仅英国和印度研制的坦克还使用线膛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