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防空警报日是哪一天-9月18日节日:防空警报试鸣日|九一八纪念日

9月18日节日:防空警报试鸣日|九一八纪念日

‌9月18日拉警报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增强城市居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这一天,全国各地通过试鸣防空警报的方式,旨在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使公众能正确识别人民防空警报信号,检验人民防空警报设备设施性能。

这一做法不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许多国家、许多城市通行做法的一部分,有利于贯彻落实“平战结合”的方针,保障抢险救灾、应付突发事件等报警任务的需要,让市民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防空警报日是哪一天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检测防空警报器的设施性能,保持防空警报的良好工作状态,同时让市民正确识别、熟悉和掌握防空警报音响信号的规律、特点,从而进一步激发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为战时组织人民防空打下良好基础‌。

【一】防空警报试鸣日

防空警报日是哪一天

防空警报试鸣日,测试一般为15分钟,依照空袭警报、紧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顺序鸣响。

一是为悼念该城市遭到的空袭中遇难的人民,二是检验人防设备,三是进行国防教育。

一、试鸣时间

自1996年起,南京市每年结合“12?1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悼念日活动,举行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活动,鸣放时间为10:00至10:33,连续鸣响两个周期(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时长33分钟。

2014年12月13日,由于国家公祭日活动的举行,南京市暂停了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活动,改为鸣响警报1分钟。

试鸣防空警报时间为2015年9月18日上午10:00至10:19。10:00至10:03,鸣响预先警报;10:08至10:11,鸣响空袭警报;10:16至10:19,鸣响解除警报。

试鸣期间,市、区人防办同步组织开展防空袭人员疏散隐蔽演练和人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2022年6月5日10时30分至42分,重庆拉响12分钟防空警报,悼念在重庆大轰炸中遇难的同胞,并警醒市民勿忘历史。

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遭受日军战略轰炸6年零10个月,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史称“重庆大轰炸”。

为悼念在重庆大轰炸中遇难的同胞,重庆市政府将每年6月5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

2022年9月17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2022年主题是“开启时代新征程,爱国强军谱新篇,铸盾强防为人民”。

北京、上海等地将开展防空警报试鸣活动。

二、警报种类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这三种。

预先警报:鸣响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市民立即停止一切工作,把家中电源拉闸断电,关好煤气、熄灭火种、关好门窗,携带有效证件,生活必需品及防护器材,迅速撤离到附近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

空袭警报:鸣响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无法进入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市民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趴在地上双手抱头。

解除警报:连续鸣响一长声,时间3分钟,市民可以走出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恢复正常工作。

三、试鸣方式

测试时间长度为15分钟,一些单位也会在这一天安排防空演习。

防空警报试鸣之前要在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公布,以免造成社会恐慌。

政府公告:进行防空警报示警时,望市民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二】“九?一八”事变纪念日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

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一、事件经过及影响

防空警报日是哪一天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此人精通爆破技术)率领部下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各队。

以此为理由,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

当时,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而事前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防空警报日是哪一天

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

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奋起抵抗,最后突围撤走。

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8000名守军被只有600多人的日军击溃。

次日凌晨,日军占领北大营和沈阳城,东北军撤向锦州。

东北军独立第七旅620团团长:王铁汉

此后的几个月,日军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防空警报日是哪一天

日本侵占了相当于日本本土3倍的1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月,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从此,3000多万东北同胞成了亡国奴。

二、历史背景

防空警报日是哪一天

1. 日本国内情况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奉行军事优先的原则,培养了大批职业军人。

而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1921年至1930年日本的军费由七亿三千万日元裁减到五亿日元以下,裁减额达40%。

大规模裁军引起了军人们的强烈不满,不满的军人开始秘密集会,天剑党、樱会、一夕会等以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石原莞尔为首的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

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两年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到1931年,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对中国的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阶级矛盾。

1927年6-7月,日本政府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讨论并确定了侵略中国的具体方案,并由田中义一起草了一份秘密奏折给天皇,制定《对华政策纲要》(即田中奏折)。

奏折内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2. 中国国内情况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通过日俄讲和条约,将中国旅顺、大连等地的租借权和“长春-旅顺”一段铁路及附属设施的财产权利占为己有。

此后,日本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由关东军负责铁路沿线的警备。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

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发起皇姑屯事件,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

日本政府公然威胁、阻止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妄图首先实现“征服满蒙”的计划。

防空警报日是哪一天

1928年12月29日,东北保安总司令张学良正式通电宣布“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12月29日上午7时,东三省同时悬起青天白日旗。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特任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

感到危机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

因此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国共关系破裂后,1927年秋至1930年夏,中共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年关暴动、平江起义、百色起义等上百次起义和暴动,先后创建井冈山、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边、湘鄂赣边等十多块革命根据地,发展武装十多个军、7万多人。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于1930年10月、1931年4月、1931年7月先后三次对中共领导的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均告失败。

1931年9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进行总动员,出师讨蒋。蒋介石迅速调兵“讨逆”,并亲自从南京往南昌督战。

至此,国民政府主要军事力量都被吸引在了南方。南京国民政府战争频繁、各项建设事业需费甚多,再加上赈济江淮水灾,国库空虚,严重财政赤字。

日本法西斯势力在内外交困情况下,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

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讨逆”之际,欲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人在吉林省万宝山村策划“万宝山事件”,引发中国与朝鲜间冲突,同时日本借机增兵满洲,为武装侵略东北大造舆论。

1931年6月,日军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到中国东北从事间谍活动,6月26日被当地驻防的中国屯垦军第三团所部拘获,由于间谍罪证确凿无疑,团长关玉衡遂下令将中村等人处死。

以“中村事件”为借口,关东军石原莞尔参谋提出加派一个步兵大队为基干部队,以保护洮索铁路开往洮南,暗中做好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准备。

尽管日本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中多次挑衅,张学良仍于1931年9月6日致电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现在日方对我外交渐趋积极,应付一切,极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希迅即密电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三、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毛泽东主席曾明确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许多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发表政见和主张,呼吁全国人民“彻底明了国难的真相!”“人人应视为与己有切肤之痛,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广大民众和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甚至不少地方还开始抵制日货、拒绝日产。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

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经过历时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西安事变前夕的张学良(左)、杨虎城(右)

1991年9月18日,中国政府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写下“以和为贵”,成为进入该馆的第一个在位日本首相。

在辽宁省辽阳市的白塔公园内,还有一座“九?一八”事变策划地纪念馆,当时被称作白塔会馆。

事变前一日,本庄繁与关东军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关东军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在火车站前白塔旅馆召开了事变前密谋会议。

防空警报日是哪一天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沈阳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当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成都、 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以纪念“九?一八”国耻日,并警醒市民缅怀先辈、居安思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