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管理
划分一下育雏养育阶段
0~20周龄的鸡称之为后备鸡,后备鸡又根据培育的环境条件和营养需要不同,又大致分为2个或3个阶段。
2个阶段划分:
1阶段:幼 雏 0 ~ 6 周龄
2阶段:育成鸡 7~20 周龄
3个阶段划分:
1阶段:幼雏 0 ~ 6 周龄
2阶段:中雏 7 ~14 周龄
3阶段:大雏15~20 周龄
一、雏鸡发育生长的特点
发育生长迅速
雏鸡出壳40克左右6周龄会达到400克左右,42天体重增长10倍左右。反应出的是雏鸡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
日粮需求:严格按照雏鸡营养标准予以满足。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应全价。例:缺少锰,雏鸡易得溜腱病。
体温调节机能弱
雏鸡绒毛稀而短,保温能力差;
自体产热能力也比较弱,但是散热速度大于成年鸡;
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步完善,机体产热能力增强,绒羽脱换、新羽毛生长之后体温逐渐处于正常,10周龄后体温才接近成年鸡;
消化机能未健全
雏鸡代谢旺盛、发育生长快,但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差,特别是对粗纤维消化差。
要求:给予含粗纤维低、易消化、营养全面而平衡的日粮。少喂勤添,适当增加饲喂次数(5~7次/天)
抗病力差
雏鸡体弱娇嫩,对疾病抵抗力弱,易感染疾病,如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鸡法氏囊病、鸡球虫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措施: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做好保温、做好疾病预防(免疫接种与投药预防是两条关键措施)。
胆小,群居性强
雏鸡比较敏感,胆小怕惊吓。应保持其生活环境的安静,避免噪音或突然受到惊吓;非饲养员最好不要接近育雏处。雏鸡喜欢群居,便于大群饲养管理,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和设备。
羽毛更新速度快
后备鸡羽毛生长极为迅速,在4~5、7~8、12~13、18~20 周龄分别脱换1次羽毛。羽毛中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中蛋白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高。
二 、育雏方式
(I)平面育雏
指的是在水泥地面上培育雏鸡,地面上铺设垫料,垫料厚度为20~25厘米。
垫料要求:干燥、保暖、吸湿性强、柔软、不板结。常用锯末、麦秸、谷草等。
评价:育雏成本低,条件要求不高,但易发生疾病
平面育雏
成本低
要求低
易发病
(II) 网上育雏
将鸡饲养在距地面50~60厘米高的铁丝网(镀锌)或塑料垫网上。网眼12*12毫米,粪尿混合物可直接掉于地面
评价:可有效控制白痢、球虫病爆发,但投资较大,技术要求较高
网上育雏
有效控病
投资较大
技术较高
(III) 立体笼式育雏
将雏鸡饲养在3~5层育雏笼内,育雏笼由镀锌或涂塑铁丝制成,网底可铺塑料垫网,四周挂料桶和水槽。该法是大型养鸡厂常用的一种育雏方式。
评价:饲养密度大,热源集中,易于保温,雏鸡成活率高。但投资较大,且上下层温差大,日龄小的雏鸡应移到上层饲养。
笼式育雏
易于保温
成活率高
投资较大
三、育雏前的准备
要考虑育雏的季节
育雏前的准备
制定育雏计划
根据鸡舍的建筑及设备条件、生产规模及工艺流程,制定一个年度孵化计划。具体拟定孵化和雏鸡周转计划、饲料及物质供应计划、防疫计划、财务收支计划及育雏阶段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检查与维修鸡舍设备
足够的饲喂和饮水设备、加温装置等。
鸡舍及设备的清洗消毒
育雏前一周将育雏舍及用具彻底清洗;
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30ml 高锰酸钾15克;
常规消毒:每周带鸡消毒一次;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剂交替使用;
使用疫苗前后72小时内禁止使用消毒剂;
预温
雏鸡进入育雏舍前1~2天,育雏舍必须达到温度要求,一般要求28℃以上,并检查加温的性能。
饲料、疫苗及药品准备
饲料:雏鸡饲料
药品:消毒药、预防药
疫苗:免疫程序、疫苗
记录表格
四 、雏鸡的饲养
(I) 开食
开食是指雏鸡出壳后第一次吃料。
开食时间控制在出壳后24~36小时,可保持整齐度;
维持每天23小时光照,可提高幼雏采食量;
正常饲喂是少喂勤添八成饱,喂料间隔不留残料;
记录喂食量和次数;
雏鸡日粮重点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可增加1%砂砾,注意饲料形状大小;
注意喂食器数量、大小、高度和布局;
(II) 饮水
初次时间:及时饮水,饮水1~2小时后再开食,水温要适宜;
强迫饮水;
饮水器:数量足够,均匀分布,高度适合;
加入多维素和电解质等;
饮水器清洗消毒:每天1-2次
五、雏鸡育雏条件
合适的温度
温度控制程序
1-3天:34~35℃
4-7天:32~33℃
以后每周平稳下调2~3℃
直至室温20℃恒定后使用围栏逐日向外扩展
影响因素
①气候 ②品种
③年龄 ④群体大小
⑤雏鸡体质
看鸡施温
适宜的湿度
适宜范围:56%~70%,前期高后期低;
湿度作用:最初的一周给予较高的湿度,对维持雏鸡正常的代谢活动、卵黄吸收、避免脱水、促进羽毛生长都是必需的;
补湿方法:育雏室内放水盘、带鸡消毒;
判断湿度方法:自身的感觉和观察雏鸡表现及湿度计;
合理的密度
1~2周:笼养60只/平方米,平养30只/平方米
3~4周:笼养40只/平方米,平养25只/平方米
调整根据:雏鸡日龄、品种、饲养方式、季节、通风条件
通风换气
室内只要经常通风,有害气体浓度就不会偏高;
以不刺眼、鼻、不闷人、无过分臭味为宜;
提供稳定的气流和风速,杜绝贼风;
影响因素:雏鸡日龄、体重、气温、鸡舍类型
正确的光照
严格的卫生、防疫
育雏效果检查
1.育雏成活率
2.体重
六 、供温方式与供温设备
(I)温室供温
人工形成一个温室环境,雏鸡饲养在温室中,采取网上育雏和立体笼养育雏必须采用该供温方式。
①暖风炉供温
②锅炉供暖
③育雏灯供暖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