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之父”、化学家乔治?罗森克兰兹(George Rosenkranz)研制出了口服避孕药的关键成分“炔诺酮”,从此让女性获得了生育控制权,间接地解放了众多只能把当生儿育女作为人生唯一选择的女性。
今天的文章,小编和大家唠嗑唠嗑避孕药怎么来的,几类避孕药作用机理、适用人群及场合。
阴差阳错,也是命中注定
在炔诺酮诞生前,科学家们早就知道雌激素和黄体酮能有效抑制排卵,但当时合成这些激素的价格高达1000美元,而且效果不好,因此避孕套则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最流行的避孕方式。总之,一句话:避孕这件事一直掌握在男性手中。
就在这时,乔治老爷子和同事研制的炔诺酮问世,其作为药物被声称主要用于治疗流产和月经不调,甚至附加了“会影响排卵”的警告。这个药物的副作用“危害”如此巨大,以至于成千上万自称“月经不调”的女性就医,使炔诺酮的处方激增。
至1960年,避孕药的主要成分异炔诺酮被批准上市销售,口服避孕药正式开始临床应用。在这风云变幻的年代,女性的地位被改变了。避孕药的使用让当时的女性早婚可能性降低2-3个百分点,而选择成为职业女性的比例提高近2个百分点。1966年,美国失业率为3.8%,但成年妇女的工作人数上涨了10%,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始雇佣女性职员。
当一位女性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的时候,她能发出的能量超乎想象。
当前,世界上有超过1亿女性服用避孕药,她们能享受最私密的乐趣而不必为生育忧虑,减少经受堕胎、难产等灾难的几率。避孕药给了女性更多选择的权利,她们能够扮演“妈妈”之外的更多角色。
或许你应该在了解避孕药的前世今生以后,学会更多避孕药的知识。
短效避孕药
常规短效口服避孕药由孕激素、雌激素共同组成并发挥作用,其常见的作用机理是使促卵泡生长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减少,进而妨碍卵泡的生长和成熟,从而导致没有成熟卵泡可供排卵,这么一来精子也就“没卵用”了。
目前,随着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不断更新换代,其中的雌激素含量逐渐降低,新型口服避孕药中的孕激素成分更已非常接近...孕酮,在避孕之外还能给予女性更多的获益,比如缓解水肿,预防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
长效避孕药
长效避孕药由长效的雌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孕激素配伍制成。其中长效的雌激素可抑制排卵,使宫颈黏液变得稀薄;而人工合成孕激素可促使子宫内膜转换成分泌期的子宫内膜,引起撤退性的出血,两者协同起到避孕的效果。简单来说其作用机理是抑制和改变孕卵运行速度。
口服的长效避孕药经胃肠道吸收,贮存于脂肪组织内,缓慢的释放以起到长效避孕的作用,一般服药一次可起效一个月。由于长效的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含量非常大,副作用较多,目前很少在市场上使用。
紧急避孕药
紧急避孕药是指在无防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的一段时间内,为了防止妊娠而采用的避孕方法,其中,通过药物紧急避孕是最常用的方法。
紧急避孕药一般为大量孕激素,一片中含有的孕激素剂量相当于常规避孕药的6倍,其作用机理是在短时间内立即抑制子宫、卵巢的排卵行为,扰乱月经周期,使胚胎不能着床,阻止受精卵的结合,从而达到避孕的效果。
育龄期健康妇女排除妊娠后,应在性生活后72小时内应用,越早服用效果越好,超过72小时往往失败率较高。
速效避孕药
探亲避孕药也被叫作速效避孕药,目前所知有较多不同的成分,如18甲基炔诺酮、双炔失碳酯、醋炔醚等等,不同的成分达到避孕的作用机理也不一样。但总的而言,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排卵及抑制子宫内膜发育,改变宫颈粘液性质,影响卵子运行速度及拮抗内膜孕酮受体,从而干扰孕卵着床。总之,可以理解成通过各种手段让精子用不上“卵”来达到避孕的效果。
根据不同的速效避孕药成分,女性应采取不同服用方法。
说完了以上几种避孕药的作用机理,那药店人面对患者应该怎么推荐?小编甩出了两个对比表,一表在手,天下我有!
四种避孕药的PK表
长效避孕药
短效避孕药
适用人群
适用于不能放置宫内节育器,又不愿意采取其他避孕方法的已育女性。
适用于无基础性疾病或糖尿病,经期较长、经量较多或痛经的女性。
服药时间
每月1次。
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服用,连续服22天,至下个月经周期的第5天再服,中间不可漏服。
优点
高效、方便,不易漏服。
副作用较少,停药后即可怀孕,
缺点
容易导致经量增加,经期延长甚至闭经;突然停药会导致大出血;
须改服三个月短效避孕药后停药,停药半年后再怀孕。
容易漏服,导致避孕失败。
常用药物
悦可婷(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
妈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优思明(屈螺酮炔雌醇片)、达英-35(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美欣乐(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
紧急避孕药
速效避孕药
适用人群
适用于性生活中未做避孕措施,但又不想怀孕者。
适合两地分居、探亲、短期同居的情况。一般2周用一次为宜,如探亲时间超过3周,应改用短效避孕药或者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服药时间
一般在在无保护性行为后的72小时内服用,越早服用效果越好(如服药后1小时内呕吐,应尽快补服)。
一般在伴侣同居前一天或当天开始服药(具体剂量及服药次数会因不同产品略有差别)。
优点
便捷,起效快。
不受月经限制,任何一天开始服用都能发挥效果,短期内服用可控性更强。
缺点
避孕成功的几率受服药时间影响。一年内服用的次数不宜超过3次,不可作为一般避孕措施。
常用药物
毓婷(左炔诺孕酮片)、丹媚(单方孕激素),司米安片、碧韵胶囊、华典片(米非司酮)等。
53号探亲药(双炔失碳酯)、甲地孕酮片、炔诺酮丸、18甲基炔诺酮片、醋炔醚探亲片等。
避孕药这样服用降低副作用
降低血栓发生率:避孕药 维生素C
用药解析: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容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与雌激素有关,也与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下降有关。
缓解类早孕反应:避孕药 维生素B6
用药解析:补充维生素B6,可有效减轻避孕药用药初期出现的类早孕反应。而且,服用维生素B6还可以适当调整用药后出现的忧郁、悲观、易激、急躁等情绪反应。
避免出现贫血:避孕药 叶酸
用药解析:服用避孕药,可能会导致血液中叶酸含量明显降低。这是因为避孕药抑制了肠道吸收叶酸必需的介质,一旦缺乏,会影响叶酸吸收,诱发贫血。
预防习惯性流产:避孕药 维生素E
用药解析:维生素E有“生育酚”的美誉,有助于提高正常生育能力,可防止习惯性流产,提高受孕率。而且,服用避孕药可导致体内维生素E的流失。
服药注意事项
荐药须知:六种基础病患者不宜服药
1. 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者不宜,易加重肝肾负担;
2. 心脏病患者不宜,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意外;
3. 高血压者不宜,少数人群服药后可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
4. 糖尿病患者不宜,避孕药可使血糖轻度升高;
5. 患乳腺肿瘤、子宫肌瘤及各种恶性肿瘤者不宜,因避孕药可对肿瘤产生不良影响;
6. 血栓疾病者不宜,避孕药中的雌激素会增加血液凝固型,进而增加血管栓塞风险。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
知晓更多药店常见病症诊断与联合用药内容
让工作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