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月经多久恢复算正常?恶露没结束又出血是月经还是恶露?来月经是否影响哺乳?不来月经就不用避孕?
上述几大产后月经问题,一文解决!
不哺乳的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恢复月经,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已,产后5-12周恢复月经也是正常现象。
哺乳的产妇总体比不哺乳的产妇要延后恢复月经,在产后4-8个月内恢复月经的产妇比较多,但有些产妇可能因为哺乳一直不来月经,直到哺乳结束,有的即使哺乳也会早早恢复月经,个体差异比较大。
所以,月经复潮的早晚也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在个体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判断哪些情况是有可能不正常的?
产后6周以内,恶露逐渐减少或停止,这时突然出鲜血,出血量逐渐增多,正常吗?
如果是孕3-4个月以前的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恢复月经普遍更早,比如流产后4周就可以恢复了,此时可能是月经来潮。
如果是孕3-4个月以后的人工流产、自然流产、早产、正常足月分娩(包括剖宫产或经...产),子宫内膜彻底恢复需要接近6周左右,恶露要干净了又出血,需要警惕“晚期产后出血”。
鉴别“晚期产后出血”和“月经”:
出血的量:月经出血的规律是第1-2天或第2-3天最多,之后迅速减少,从出血第1天到完全止血一般不超过8天。如果出血增量比孕前月经明显增多,或出血速度较快,要警惕“晚期产后出血”,需立刻就诊。
出血的时长:如果出血时间已超过8天仍然淋漓不尽,也需要就诊,排除胎盘、胎膜宫腔内残留引起出血以及剖宫产切口憩室、子宫内膜过度增厚、内分泌紊乱等。
排除了异常出血的可能,8天内,速来速走的,大概率就是月经。
分娩6周以后,来月经影响哺乳吗?
月经并不会影响乳汁的成分和量。但很多妈妈产假结束恢复工作后哺乳频率下降,对乳头的有效刺激减少,致使泌乳素的分泌减少,奶量减少,随后可能就恢复了排卵,来了月经。所以因果关系通常是“奶量减少→导致恢复月经”,而不是“恢复月经→导致奶量减少”。那些还希望继续母乳喂养的妈妈不要因此感到压力,能够实现全程母乳喂养是一场缘分,母爱不只体现在哺乳上。尽力让宝宝恢复原来的吸吮频率,或者自己使用吸奶器等辅助工具勤吸奶,也还是可以逐渐把奶量追回来的。
由于母亲营养会随着乳汁输送给宝宝,哺乳期遇上月经出血还可能会加重产妇体内铁的流失,此时妈妈应该加强铁剂的补充,或者增加食物中动物肝脏、血制品、红肉(猪、牛、羊肉等)的占比,预防哺乳期缺铁性贫血。
哺乳期间,月经不规律怎么办?
确实,哺乳可能会刺激泌乳素分泌,影响排卵,进而影响月经。所以常出现哺乳期月经不规律,比如来过一次,几个月以后才来下一次;或者几个月来一次,一次量很大,就像血管开了闸。只要能符合上述月经的规律,头2-3天多,后几天少,8天以内停止,就不必太过担心。但如果月经量多到让你感觉到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时也需要就诊。
哺乳期没有恢复月经,还需要避孕吗?
哺乳期的月经和排卵很多时候其实并不同步:
月经出血并不一定代表有排卵。可能只是子宫内膜堆积得太厚,体内激素维持不了它们的继续生长,而出现自发的脱落。
排卵不代表一定有月经出血。如果子宫内膜和排卵不同步,也可能会出现排卵但无月经。
而且夫妻同房也会刺激排卵,如果哺乳期同房,一定要做好避孕工作,最好的避孕方法就是避孕套,尤其是剖宫产的妈妈们,短期内再次怀孕,风险是很大的。
作者:杨静
住院医师,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危妊娠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审核:朱好
母体病理产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青年讲师团”讲师、科普联盟成员。擅长:围产期保健、母体病理产科常见病及并发症、正常及异常产程的处理。
编辑:李妙然